第03版:综合新闻

星城情动,只为送别那颗最亮的星

长沙市民送别袁隆平院士。

本报记者 刘洋 王双

5月24日上午10时,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举行。

这个送别,注定要被写进星城长沙的历史记忆。

从长沙南高铁站到明阳山殡仪馆,短短4.3公里路程,记者邂逅了许多温暖。

在高铁站客运车接客点,声音粗犷的的哥冲着人群招手:“要去明阳山祭奠袁老的来我这边,免费接送。”他身后,是一列整齐的车队,和等待搭车的人群。

“我们是早上6点赶过来的,希望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长沙当地的哥自发组织,举横幅,排长队,在路边等待、免费接送群众去殡仪馆吊唁袁老。

“渴不渴?来喝杯水!”距离明阳山殡仪馆约1公里的路段,大约有五六个免费饮水点,均由市民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组织运作。作为发起人之一,家住岳麓区的彭瑶秀告诉记者,“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是发自内心地感恩袁老。”

一对手持白菊的老年夫妇互相搀扶着跟随人流缓慢前行,通过交谈得知,老两口家住武广新城附近,今天早上八点就从家里出发,一路步行来到明阳山殡仪馆,送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拿出特意准备的新鲜蚕豆说:“这是地里长出来的东西,袁老应该会喜欢。”

“虽然从来没见过袁爷爷,但他的事迹、他的精神,永远刻在我们心里。”在长沙上大学的唐同学是一名“95后”,趁上午没课,从学校赶过来送别。来之前,几位已经在深圳工作的高中同学专门托她多买几束鲜花,转达对袁爷爷的哀思。

排队时,有个年轻妈妈对孩子说,“我们去看看袁爷爷,爷爷睡着了,你去跟爷爷说‘谢谢你’。”无法来到现场缅怀的人,通过鲜花外卖遥寄哀思。花海前,外卖小哥脱帽鞠躬,随后轻轻放下花束离开。

以菊花为信标,前来祭奠的人群里,有白发苍苍的长者,有充满朝气的学生,有满脸童真的孩子,人民群众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思,跨越了时空与距离。

空一城只为送一人,是人民群众发自肺腑的深情;对国之脊梁的无上崇敬,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

长沙满城的鲜花,寄托着千万人的哀思。

“未见其面,却受其恩,袁爷爷一路走好,今天长沙出太阳啦!”袁隆平生前常挂念稻穗询问天气,以后的天气预报,还有很多人替他看。

“希望袁爷爷回到天国好好休息,未来某一天,清风拂过稻田,落在禾下乘凉处,便是您回来看我们了。”

“禾下乘凉,一定不只是梦”

……

鲜花卡片上的文字,是感恩,是缅怀,更是不息的传承。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走了,但他在无数人心中播撒的种子在发芽、长大。无数年轻人将接过老一代科学家的梦想接力棒,乘着金色稻浪,奋勇向前。

2021-05-25 刘洋 王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86.html 1 星城情动,只为送别那颗最亮的星 6,98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