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市县政协

“玉米传奇”

——记重庆万州区政协委员霍仕平

霍仕平委员(左)

通讯员 谭波 本报记者 凌云

“脚下沾满泥,心中才有底。”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重庆万州区政协委员霍仕平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载誉归来。他是万州区此次唯一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作为一名“国字号”的农业专家,38年来,霍仕平默默耕耘,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玉米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一线。

38年前,霍仕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原万县地区农科所(现三峡农科院)工作,从此便与土地、与玉米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玉米抽雄授粉的季节,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大雨滂沱,田间地头总有他忙碌的身影。霍仕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常年坚守在梁平境内的一个农家小院,住着土坯房,守着庄稼地,与玉米为伴。忍着蚊虫叮咬在试验地里守候无数个夜晚,为获取试验数据,加班到深夜两三点钟都是寻常……

“他像爱他的孩子一样爱玉米。”在同事眼中,简朴的霍仕平身上总有“五件宝”: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个挎包、一个水壶、一套工作服。每次见到“宝贝”玉米,他就进入“忘我”状态,一株一株地认真观察、细心比较、详细记录,一站就是一整天,到了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太忙了,根本顾不上家。”霍仕平说,一直对妻子心怀歉疚。当年,新婚不久的妻子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他不能在家照料;儿子出生才3天,惦记着玉米试验播种,霍仕平将母子二人留在医院,一走就是半个月……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我这辈子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人的粮仓玉米飘香。”斯文儒雅的霍仕平,平时话语不多,但说到玉米,眼中定会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霍仕平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省市级下达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0余项,正在主持实施国家科技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5项。他主持和参与选育出30余个优良玉米自交系通过审定或市级鉴定,2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56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这些品种在重庆及西南地区累计推广1.5亿多亩,产生经济效益50多亿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霍仕平率领科研团队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及其应用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

“走进田间发现问题,坐在地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回到机关,我希望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建言发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霍仕平十分珍惜政协这个履职平台。他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力科技兴农。

霍仕平根据万州自然禀赋,发挥专业优势,先后提交“关于健全万州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几点建议”“关于开展转基因科学知识普及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粮菜兼用型玉米产业的建议”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从调整种植业结构、强化产地初加工、改革现有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广畜—沼—粮循环模式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他呼吁在中高山区集中连片发展鲜食玉米(面积80万-100万亩)、鲜食豆类、鲜食坚果类农产品,集中养殖草食牲畜,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条条专业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建议,得到了市级、区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落实。

“田间地头是我的战场,选育新品优品是我的职责,将科研成果‘种’进地里是我的使命。”面对荣誉,霍仕平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玉米科技工作者,只愿生命不息研究不止,争取多出新成果,多为社会做贡献。”

2021-05-24 凌云 ——记重庆万州区政协委员霍仕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55.html 1 “玉米传奇” 6,9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