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朕 本报记者 吕东浩
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北粮南运、东西互运,粮食物流占比为铁路50%、水路40%、公路10%,总体上呈现量大、点多、面广、生产化特性强等特点,粮食产销衔接、跨省流通、区域调剂任务繁重。
农工党党员、大连商品交易所市场发展部高级经理李煜昊指出,目前我国粮食流通尚停留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运粮方式落后,散装、散运、散储、散卸的“四散化”程度较低;完整的粮食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粮食出入库计量、检验环节产生损耗等。
李煜昊举例说,如今从地头到仓库,农户基本都是用麻袋、编织袋装运粮食,进仓库需要拆包散储,转运时又要重新包装,“一拆一包”的过程自然加大了粮食损耗。公开数据显示,袋装公路运输或火车袋装运输粮食的损耗一般在3‰,而公路散装运输粮食的损耗大约在1.5‰。目前在我国粮食运输运作较好的东北地区,散粮运输比例仅为30%左右,其他地区散粮运输比例更低,大约在10%左右。
怎样把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下来?李煜昊建议:
使用运用专业运输工具。推广散粮汽车、内河船舶等新型专用运输工具和散粮成品粮集装箱、面粉散运专用车等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装卸设施,努力减少运输装卸中的洒漏、受潮、霉变和污染等损耗。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公路、铁路和水运等相关部门应化繁为简,统一标准,为粮食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产销地区间运输通道,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装卸搬运,完善全国性和区域性粮食物流系统规划。
利用期货完善出入库管理。期货交割库在粮源出入库及粮源品质上具有严格的要求,期货交易所对交割库有专门的管理条例,并有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利用期货完善出入库管理,有利于统一粮食的质量标准,同时减少相应的粮食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