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圆圆 徐金玉
不久前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城市群带动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的分论坛备受瞩目。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群之一,如何“拼船出海”,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提升竞争优势,如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使大湾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澳委员们不仅积极建言,更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大湾区的发展先行先试。
创新发展是关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愿景,在“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等内容中都强调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建议,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其高等教育及科研优势促进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并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携手建设国家国际创科中心,助力国家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发展。
“香港拥有5所全球排名100以内的大学、8家初创‘独角兽’企业、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45位国家两会院士等优越条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得天独厚。”黄锦辉说,近年来,香港官、产、学、研各界在大湾区科创发展的活动如火如荼。“为鼓励年轻人多参与大湾区科创产业活动,香港特区政府今年初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支持约700个创科职位,让香港大学毕业生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城市从事创科工作;再如投资建设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创造约4800个创科职位。此外,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自研究资金允许‘过河’以来投放了约半亿港元,支持香港的大学和研发机构进行更多国家关注的科研项目。大大增进两地高校科研合作,进一步巩固大湾区的上游科创实力。”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柯岚表示:“粤港澳三地要充分利用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契机,从服务科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角度,创新机制、‘拼船出海’,在大湾区形成城市协同、联动的效应,实现资源融合、优势互补,以各自的优势,服务科创中心的建设。”
在柯岚看来,三地联动,离不开资金、信息、人才的支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风险可控、有序监管的前提下,可以在大湾区内选取横琴、前海等试点,通过金融账户隔离,建立资金‘电子围网’,进一步推动跨境资金流动和结算自由便利。”柯岚说,科技创新同样需要信息联动,建议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数据安全流通标准和体系,实现科研数据跨境互联互通,促进科研数据资源分享。
“科技创新还需要人才的联动协作。粤港澳三地要为推动科技人才要素在湾区内有序流动,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特别是要鼓励三地青年的共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充分发挥澳门‘中葡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中心’平台作用,促进大湾区城市与葡萄牙青创、科创企业对接联系,帮助更多的优秀科创项目进入欧盟市场。”柯岚说。
为港澳青年多搭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不同的好政策,鼓励港澳青年去交流、学习、就业、创业。”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创会召集人吴杰庄表示,作为青年团体,香港青年专业联盟也在创新工作模式,为更多香港青少年到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实习、就业搭建桥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愿意突破自我,走进大湾区寻找机遇。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仍然有很多香港青年宁愿接受隔离,也要回到大湾区继续创业发展,这便是世界级湾区无可比拟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带来的巨大吸引力。”在吴杰庄看来,国内不乏港澳创业基地,但均以提供办公场地和资源对接为主,缺乏生活配套,导致港青无法全面融入当地生活。“我们正在打造新的港澳青年生活集中示范园,践行和配合国家创新政策的同时为港澳青年提供优质便利的生活配套,让港澳青年从工作到生活上真正意义地融入湾区生活,切实落地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未来随着港澳与内地的不断融合,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一小时生活圈’的加速形成,一定会有越来越多港澳居民选择到内地工作生活,相应地,他们的子女到内地就学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濠江中学副校长陈虹始终挂怀着港澳青年在内地求学、生活的情况。
为此,她建议教育部未来修改有关港澳学生保送内地高校政策时,适当增加名额和设置单独组别,允许在内地就读高中的港澳籍学生可以回港澳本地参加内地高校的保送。符合条件的在内地就读高中的港澳籍学生,不必通过港澳本地的学校推荐,可直接向港澳当地负责内地高校保送事务的教育主管部门申报,由港澳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这些学生参加统一保送考试,根据考试结果确定最终的录取名单。
“我希望内地高校本着应招尽招的原则,使符合条件并有意愿到内地求学的港澳学生都能得到去内地求学的机会,我也相信这一愿景若能够在未来实现,将会鼓励更多的港澳青年到内地求学、创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为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发展搭建平台和制定相关规定,将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在大湾区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陈虹说。
期待制度“软连通”
在不久前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上,广东省宣布的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阶段性成果,让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眼前一亮: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网,大湾区高铁里程超过1200公里,核心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7公里,媲美纽约、东京等世界主要湾区;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两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第一;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正式开通,粤澳新通道、皇岗口岸重建等加快推进,深圳湾口岸货检通道、横琴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
“可以看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已初见成效。”屠海鸣说,除了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外,体制机制的“软联通”和它一样,犹如大湾区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如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日前,港深两地已成立项目工作组,以期尽快实现“一国两制”下的“一区两园”。这是推进“软联通”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意味着大湾区建设已真正进入了务实推进的阶段。
“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有港澳以及广东九市的积极合作,只要以务实的作风研究问题、破解难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下一步,港深两地应以前海为突破点,携手探索合作新模式,如果在前海的合作模式可行,就可逐步复制到大湾区其他地方,大湾区建设将开创崭新局面。”屠海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