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勇立浪尖上,静待弄潮儿

本报记者 崔吕萍

政协委员为什么能成为政协委员?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在两会之外都是怎么做的?

人民政协报的媒体融合,与别的媒体同行有什么不同?

4月25-30日,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调研组赴山东、湖南考察过程中,作为随团记者,对这3个问题,我努力寻找着答案。

在山东调研时,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是初次见面,打招呼的时候,我靠着前期搜索到的资料谈起外界对他的印象——草根、起家早、不怕吃苦。林委员很谦虚,嘴上说着“不敢不敢”。但在后面的调研座谈中,我发现他作为在市场沉浮近40年的“老将”,在开拓创新方面,脑子里估计就没有“不敢”这两个字。

“如果省里要探索医药领域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渠道做数据共享,我愿意出人出车带着大家调研去!”当着省里的干部,林凡儒的发言同样体现出了山东大汉的气势。

“医药领域人命关天,要是数据共享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条路还能越走越宽。我想和您约个采访,就叫《林凡儒与‘路’》。”在山东调研行程过半时,我和林委员打了招呼。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就把题为《林凡儒与“路”》的建议稿发给了我。1000字的稿子读起来不累,围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他的核心建议就是一句话——要在现有的“路”上,让企业抓紧“跑车”,只要场景试出来、商业模式闯出来,就应当支持向同类相关企业复制推广。

政协委员都是实干家,他们不会说套话。

还没到湖南,就听说了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大名”。四十几年从业历程,詹纯新和他的团队缔造了工程机械领域的“湘军”。

这样的委员,对于我们的报道工作,会给予支持吗?

“感谢!辛苦了。”我们的报道见报后,詹委员特意发来了微信。在随后的调研走访中,只要看到我,詹委员总会鼓励两句。他话不多,信手拈来就是个现代化基础设施领域应用场景里的成熟案例。

政协委员都是专业人士,没有实践他们惜字如金,有了实践他们就会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地分享实践成果。

讲起铁建对新基建的重要性,孟凤朝委员简单几句话就能说到点子上;谈起调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新基建的事,肖钢委员账算得很清;在大家座谈交流的最后,调研组组长尚福林的点评很是到位……两会之外,调研路上,委员们没有丝毫懈怠,他们是观察者、提问者,更是“消化者”“建言者”!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常常能有机会和委员一路相伴的本报记者,我们能做点什么?

“调研路上的发言和我们平时上电视不一样,特别真实,有语境,以后这种视频你们要多帮我们录!”

“语言很活泼,看不到老痕迹,就是个新媒体!”

“调研路上太匆忙,这些由你们记录下来的珍贵片段,我会收藏起来慢慢看!”

委员们的肯定与建议,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在媒体融合的路上,我们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能走多远就尽量走,争取做到——勇立浪尖上,静待弄潮儿!

2021-05-06 崔吕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85.html 1 勇立浪尖上,静待弄潮儿 5,9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