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宁 摄影报道
泥与火的交融,塑造了“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需要薪火相传。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呼吁,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非遗传习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田静委员告诉记者,自己年少学艺时正逢建水紫陶的低迷期,到2008年,从业人员也仅有500人左右。在建水,田静委员拥有一个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活态”紫陶工坊。数年前,她希望依托这个工坊,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和农村妇女开展技艺传习。然而,因为生活艰难,即使是免费教学,年轻人也不愿来。说起乡村的贫困、技艺的凋零,田静委员有些动容,“他们不是不想学,是真的没有钱。后来我就干脆每天给他们30元补贴,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还有吃饭的钱。”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手把手地“传帮带”,经过3个月到半年左右,这些青年和农村妇女基本可以掌握这门技艺,就业平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自主创业年收入可达8万元左右。
“如果没有乡土,我们怎么去讲非遗?我们有了非遗,又可以用来做什么?”田静委员说,传承人是荣誉,更是使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就包括非遗传承人。“人活艺活。非物质文化最重要的是人,如果人都不愿意去传承,那非遗真的要挂在墙上了。”田静委员告诉记者,手艺人是“以手抵心”,人幸福了才能做出幸福的器皿。许多年轻人在外打工,心里其实并不安定。回到家乡学习一门技艺,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