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

以“大体育观”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过去几年,尤其疫情初始,人们意识到强身健体、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群众健身意识越来越强。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其中提到的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为大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奠定了基础。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国家战略与百姓期望交融在一起,全民健身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

为更好地满足全民健身需要,应以“大体育观”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新思路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大体育观,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体育事业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关系,把体育看成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综合产物,是人们追求健康、幸福、长寿、自我完善的文化现象。“大体育观”呈现出三个特点: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

系统化:包括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纵向系统,指体育事业的层次结构;横向系统,指体育的社会容量;时间系统,指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预测等。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分析、探讨、完善体育事业的内部结构、社会和发展战略。

科学化:建立适应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要求的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从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更好的服务全民健身、奥运争光计划等战略的实施。

社会化:现代体育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已是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内容,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和规模庞大的全民事业,具有全民性、终身性,且体育产业化初见成效。

以“大体育观”为背景来梳理当下全民健身发展瓶颈,存在如场地不足、指导不够、活动不多等问题,建议政府在场地建设、科学健身指导、活动组织等方面转换角色、主动作为,并依托于调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激发民间体育的内生动力。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场地不足方面:建议将体育健身设施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推进体育设施的建设;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文件规定,督促新建或改造的居民住宅区严格落实全民健身设施指标建设;综合资源增加体育健身设施供给,如在公园、绿地、沿江、乡村等区域建设更多体育设施;完善配套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建筑屋顶等区域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加大力度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升体育场馆、设施信息化管理,提升使用率,同时打破时空界限的参与路径,将居家健身、云健身作为全民健身发展时期丰富和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补充。

指导不够方面: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尤其退役专业运动员成立的专业体育机构,让运动员走下竞技赛场后,依旧用他们的专业服务全民健身、助力国家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体育健身指导App,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便利、高效的健身指导服务。

活动组织方面:同样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及民间体育团体;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赛事;从大型体育馆到学校体育场、从广场到社区体育中心,从绿地到公园,等等;参与者从个人到家庭、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小朋友到青年人、从中年人到老年人。全民动员,不仅支撑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也在涵养着体育文化,积累着国家软实力。

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大力呼吁全社会关注健康,鼓励各界力量支持全民健身,让健身真正成为人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围绕推进健康中国有效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切实提升全民获得感、幸福感。

2021-04-28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98.html 1 以“大体育观”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5,7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