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天奡
今年4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既是孩子的权利,也是社会的责任,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护航疾控基金、中国家庭报社主办的“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办。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连线现场。他表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包括每个家庭和每名个体的参与。长期以来,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显著,对于重大传染病防治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媒体参与到免疫规划宣传中,帮助公众特别是年轻父母了解儿童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疫苗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到计划免疫和免疫接种工作中。他强调:“这需要专业的机构包括协会、学会、基金会以及企业参与,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之中,使我国能够尽快通过预防接种形成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阻止新冠病毒在我国的传播,提升我国控制新冠疫情的效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介绍,自1978年我国实施预防接种和免疫规划以来,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通过免疫规划我们实现无脊灰目标,目前从2004年以后通过实施儿童免疫规划,我国已经连续多年再没有过本土儿童白喉发生,曾在我国流行的麻疹,去年已降到只有800余个确诊例。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对个人来说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护理,健康的保护,某种意义上是从接种第一针疫苗开始的。
预防接种有着庞大的疫苗图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疫苗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提供着不同的免疫接力,是生命中最“长情”的陪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现场带领观众揭开了疫苗的神秘面纱。他介绍,成千上万的病原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疫苗是应对它们的有效手段。他对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常见种类疫苗的原理、制作进行了科普,并起底疫苗的“前世今生”,详细讲解了我国的疫苗发展史,使观众对疫苗的认识更加科学、全面、深刻。
预防接种不是某一位家庭成员的责任,它离不开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关注和参与。北京医院医学部门诊药房药剂师李同舟,作为一名刚刚上岗7个月的“新手奶爸”,分享了自家预防接种的趣事。面对母亲的不理解和孩子的不乐意,他对上科普、对下安抚,积极带孩子打疫苗。“疫苗是孩子的金钟罩、铁布衫,可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平安,也可以让常年奔忙的父母多一份安心。希望父母们放下顾虑,通过一个小家的努力为国家的免疫长城作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工作常态化的当下,加强免疫接种工作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接种疫苗不再是我为自己、我为家庭,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武家华表示,作为国家级慈善组织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联系单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始终关爱困难群众,聚焦弱势人群的生产生活生育和健康,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济困、促进家庭幸福、促进百姓健康的慈善项目和公益活动。他强调,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保障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卫生公益事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将与社会各界一起,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共同为祖国健康的未来构筑公共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