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我为什么不担心就业?

——中国经济怎么看之四十六

杨朝英

每年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见面会,或者每个季度公布宏观数据后,就业问题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或者说,作为一名以经济分析为本职的观察者,近些年来,我对就业率的观察也一直不敢放松。但从内心的感受来讲,我越来越不担心这个问题。

理由实在太多,仅举几则。

一是主观感受。

我讲个小例子。我的表妹,东北某大学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毕业时,曾兴冲冲来北京闯荡,结果卖了三个月保险后,果断打道回吉林了,找了一份美术编辑工作。这与她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却与她从小对美术感兴趣的经历相契合。工作刚两年就成为单位骨干了。即便是在经济已经落后全国的东北,她的同学,除了跟家里做生意的外,也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意思的是,真正搞计算机的不到一成。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21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表明,在中国,只要受过高等教育,在半年内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绝对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当然,预期过高、家里有老可啃的要除外。

二是历史数据。

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给的数据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新增就业29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万人,均保持较高水平。

如果我们翻翻近10年的就业数据,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数据是所有经济数据中完成得最好的,每年都是超目标完成。即便2020年,我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也达到1186万人,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曲线外推,我们也很容易就得出乐观的结论。毕竟,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要远比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强得多,可预测性也更强。

三是高质量发展。

20年前,中国宏观经济统计上,有一个估算模型,即GDP增长一个点,能带动100万人就业。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这个模型的比值也逐渐向1:200万靠拢。如果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特征,催生大批新型就业形态,这个比值会更高。

总之,就业率作为连接宏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的桥梁,作为提升社会幸福指数的关键指标,作为宏观政策的基本依据,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但关注的重点,应该逐渐从总量供需向结构优化转变,向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环境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岗位供给倾斜。

2021-04-20 杨朝英 ——中国经济怎么看之四十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48.html 1 我为什么不担心就业? 5,3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