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调查研究

■ 记者手记

一家三代“小巷总理”

本报记者 孙金诚

在许多人眼中,社区工作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她担任“小巷总理”22年,却屡屡创新、频频获赞,连续创下市区社区建设10多项“第一”。收获诸多荣誉,但始终是街邻心目中的“李大姐”。她,就是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原主任李华。她和母亲谢学珠、儿媳王静三代人都是社区工作者,谱写了一家三代“小巷总理”的佳话。

1952年,扬州市区组建了第一个居委会——琼花观居委会,热心的谢学珠就被全体居民推选为居委会主任,她不辞劳苦地为居民服务,成为千家万户的贴心人。

1999年,谢学珠光荣退休,无论是上级组织,还是全体居民,都希望李华能接班。正是在这样的众望之下,李华接过了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的重担。

或许是因为家风的耳濡目染,上任伊始,李华就注重倾听群众呼声,总结基层探索实践,很快赢得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评价。

“群众工作要细心、要有爱心,还要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向上向善的心态。”22年来,作为“小巷总理”,李华一心为民,“爱心、细心、包容”是她的工作法。她说,社区工作者是党和政府的嘴、老百姓的腿,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有事情,要第一时间出现,有难必帮、有求必应、有急必到。李华坦言,是母亲告诉她,要包容所有的人。有时候居民言语上有些不客气,但是下一次对方来办事,李华还是会笑脸相迎。“群众工作要细心、要有爱心,还要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向上向善的心态。”

琼花观社区位于老城区,困难家庭多、空巢老人多。多年来,在李华的带领下,社区工作一直走在前列,创下了10多个“扬州第一”的记录:第一个办起了“慈善超市”,依靠全社会的赞助,困难家庭每月可以免费领取生活必需品;第一个办起了托老所,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配餐、理发、修脚以及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第一个搞起了“智慧养老”,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家中安装了红外传感器、配备了智能手环,使他们的起居时刻处于呵护之中……

“做这些只是想为老百姓多做事、做好事。老百姓很朴实,你为他做事,他就说你好。所以,党的威信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关键就是我们在最基层,要做好最基层的工作。”李华说,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帮老百姓把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当好“贴心人”,架好“连心桥”。“老百姓的一张张幸福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再苦再累也值得。”

谢学珠、李华的工作作风、做事方法也熏染着下一代。2013年,儿媳王静通过招录考试成为社区工作者,她先后在多个社区历练、入党,后成长为新仓巷社区“当家人”,把社区打造成了“明星社区”。

今年初,琼花观社区换届,61岁的李华卸任琼花观社区主任。王静被推选为第三任“小巷总理”。她说:自己定会传承家风,牢记党员职责,做好群众的“服务员”!

最近,全国妇联公布“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李华获此殊荣。

2021-04-14 孙金诚 ■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92.html 1 一家三代“小巷总理” 5,0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