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雪
就业这个话题,小则关系个人、家庭,大则影响社会、国家。因此,4月9日全国政协专门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推动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议题进行协商议政。
正如阿沛·晋源常委所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这个议题,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诚然,现代社会当中,所有的民族都在共同走向现代化,而中国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具体实践中,引导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是新疆人,也是天津人,我自己的打拼经历就是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创业就业者代表,阿依木汗·乌斯满坐到了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政会场里。
30年前,她的一家人从新疆来到天津,从卖烤串开始创业,在天津立住了脚,现在已完全融入了城市,类似她这样从新疆来到天津就业、生活的还有1300多人,在新的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对个人来说,就业是一份工作,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提倡了公民通过劳动获得社会承认和社会尊重。
对国家来说,就业是经济,也是民生。人人有收入,家家有保障,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能得到持续性保障,整个社会就有繁荣进步的不竭动力。民族地区就业问题是事关疆域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大事,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到会协商交流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说,“民族地区既要做好就业增收,又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
应当看到,劳动者的意愿与能力是存在关联性的。
会上,刘新乐常委提到“蒙古语授课大学生来自牧区,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家庭因素影响,守土思想较重,毕业后不愿或不敢赴区外就业”的问题,也在其他民族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提高就业意愿的深层次要求,是增强就业能力。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参加协商交流的领导同志、长期关注就业问题的专家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创业带头人等,围绕解决就业问题,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改善社会条件等三个方面入手,切入矛盾的一个个焦点当中,进行广泛深度地互动交流。
当今,各族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互帮互助、守望相助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这既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奋斗前行的初心和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就业,其他方面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