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营周刊

抓住“双碳”机遇 赢得绿色未来

——全国两会归来看民营经济之三

隆基股份西安组件工厂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生产现场。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吴志红

“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全国两会结束之后,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对于经济领域而言,“双碳”不仅是今年的投资热点,更是一个长达40年的投资主题。民营企业只有立足脱碳目标,抢抓先机,加快转型发展,才能赢得未来。

■■碳排放 新市场

在未来,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推进,绿色低碳产业投资井喷已成必然。

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看来,“碳中和”投资是百万亿级的,这么大的投资需求之下,要刺激投资,需要建立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其核心和关键就是碳价格的问题。骆建华说:“未来,如何发现碳价格,是中国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改革早已在路上。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就《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求意见。

“碳排放交易”,即将碳排放配额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买进卖出来进行市场调节,以控制碳排放总量。这既可以激励控排企业减少碳排放,又能将其剩余碳排放配额投放市场,由其他有需求的企业购买,实现资源互补。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开展了试点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以试点为基础,2017年底,“全国碳市场”筹备工作启动。今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要上线,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首批2225家电力企业已完成开户工作。

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分析,如果按照八大行业来测算,未来的碳排放量将会达到每年30亿-40亿吨的规模。现货交易加上期货交易,其交易金额有可能达到600亿-5000亿元。

面对碳市场的倒逼机制,企业该如何应对?对于控排企业来说,早布局早参与,做好配额管理及履约才是上上策。碳价格走高时,控排企业要付出巨额成本购买超出免费分配以外的碳配额。相反,如果通过节能减排,碳配额有富余的话,这可以给控排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碳市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买卖配额,而是用经济手段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减排。减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企业只有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减排的成果效益。

■■绿投资 绿金融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新发展理念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底色,必然是绿色的。

未来40年,绿色投资前景广阔。

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为例,BIPV能够实现建筑“净零排放”,对落实“双碳”目标,推动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的一份提案显示,据行业测算,截至2019年,我国既有居住及工业厂房建筑面积合计超过800亿平方米,可安装光伏电池近30亿平方米,装机容量约400GW,潜在市场价值超10万亿元。我国每年建筑业竣工面积40亿平方米,如果实现5%的BIPV应用,每年可装机容量约20GW,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目前,我国BIPV产业规模尚不足50亿元,随着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以及BIPV材料价格持续下降,未来BIPV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BIPV只是沧海一粟,绿色产业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但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绿色金融的供给,决定着企业成长的体量以及质量。

早在两年前,金融业就聚焦民企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已有政策布局。

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环境治理困难,提高绿色发展能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完善经济政策措施,形成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2019年2月,双方又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合作协议》,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双碳”大趋势下,民企在未来40年获得绿色融资将有更多便利。

■■绿公司 绿战略

毫无疑问,企业是“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兴起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许多民营企业已经搭上了绿色产业“头班车”。例如,正泰集团已经积累了十多年,企业实施“一云两网”战略,以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推动能源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实践。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正泰不断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发展“光伏+”新模式——沙光互补、山地改造、海上光伏、农林光互补。与此同时,正泰稳步拓展工商业分布式及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依托产业优势,在工业互联网、能源领域推进光伏电站智能化运营管理。

从“双碳”目标中,南存辉还看到了国际合作的新空间。“‘双循环’与‘30·60碳目标’是培育新能源国际合作的新抓手,也是中国新能源海外投资环境的新机遇。”南存辉表示,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从“双循环”角度来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具有非常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中国新能源企业要不断创新联合方式、增强抱团走出去力度,谋划对外合作的大项目,把握重点国别的大机遇。

“绿色道路”方向既明,对于还没有“上车”的企业,赶紧“补票”方为上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认为,企业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围绕脱碳化转型发展核心方向,结合自身实际,加快转型发展,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他进一步提出,研究制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战略,科学调整核心业务板块,提出转型发展的新目标和行动计划;加强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强化节能降成本、减碳创收益,创新绿色低碳投融资合作模式;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夯实能源及碳排放数据基础,强化低碳节能岗位和队伍,完善配套激励机制。这是企业绿色转型的“三板斧”。

2021-04-09 吴志红 ——全国两会归来看民营经济之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14.html 1 抓住“双碳”机遇 赢得绿色未来 4,8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