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直面离别,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马喆

短暂的分离,生死的诀别,看似人生必经之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何面对?更不用说泰然处之。记得作家毕淑敏在《世界如锦心如梭》中提到,在加德满巴格马蒂河边,有一处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帕斯帕提纳神庙,也叫“烧尸庙”。当地的孩子四五岁就见识露天火葬了。孩子们在火葬台周围嬉闹游戏。死亡,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惯了。正因如此,那里的人对生命有着更为透彻的理解。是呀,“既然死亡在所难免,那么这种安然的态度,无疑更让人幸福。”毕淑敏如是说。

这份对生命的“透彻的理解”“安然”“幸福”从何而来?是冷血,是淡漠吗?当然不是,是内心强大而映射出的释然与豁达。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理解、面对离别,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陈述离别事实——让孩子学会分析判断

这些情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家中若有长者离世,追悼会、遗体告别是很少带孩子参加的;家人若生了重病(即使是父母),尽可能不告诉孩子,甚至以出差为幌子向孩子隐瞒真相;为了避免孩子的哭闹纠缠,妈妈们常说“你乖乖地在家等着,妈妈去给你买糖去”便溜之大吉……细细想来,这些所谓“善意的谎言”与“过度的保护”如同一道道屏障,隔离了悲伤,也屏蔽了孩子本该经历的磨难与成长,致使孩子在应该学会勇敢、坚强的年纪却学会了逃避、退缩、软弱。“过度保护”的背后,是我们对孩子感知力的忽视甚或否定。大人不说不等于孩子不知道,关键是孩子的猜疑、不确定而导致的焦虑、恐慌或许远比事实本身更加伤及孩子的身心。遗憾的是: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对很多敏感的问题习惯于避而不谈,一句“等孩子大了他自然就明白了”掩盖了所有难题。因此,陈述事实,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减少事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对中国父母来说尤为关键。

陈述事实,首先,要基于事实,不是歪曲事实,更无须伪装。其次,是在沟通过程中遵循孩子认知及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孩子能够听懂接受的言语,帮助孩子分析理解问题,做出合理化判断。再者,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无论是短暂的分别,甚或家人生病和去世,应如实告诉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每个孩子都有权利知道事情真相、发展进程、最终结果,这是尊重孩子,更是教会孩子尊重、体恤他人的前提。

尊重离别情感——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

离别总是伤感的,人们无法摆脱因生死离别而带来的痛苦、焦虑、悲伤、恐慌等情绪。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当身处不同的情景、面对不同的人或时间,每个人的情绪各有不同。

幼儿内心的安全感尚未充分建立之时,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和妈妈分离。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回复:“你哭什么哭,妈妈是出去挣钱,又不是去死,有啥好哭的!”“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到幼儿园里,不要你了。”这样的沟通,不但无法平复孩子的情绪,责骂、侮辱、威胁只会加重孩子的不良情绪。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离别情感,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让孩子正确认识离别的情绪,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如何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接受离别?首先,要学会共情,简单地说就是感同身受。因为大脑发育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客观、理智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放下身价、权威、面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和孩子处在一个频率交流。其次,肯定孩子的情感。“妈妈知道你不愿离开妈妈,所以你才会如此难过伤心,你希望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你很爱妈妈,妈妈已经感受到了。你要知道妈妈也很爱你,所以妈妈一定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妈妈答应你等我办完事马上就会来接你。”这正是家庭教育大师萨提亚所倡导的“一致性表达”在与孩子沟通中的运用。只有被理解、尊重、接纳,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可能真正形成并发挥积极调解作用,减少不安全感。

释放离别情绪,让孩子懂得自我调适。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我们都需要一个发泄的通道。从小学会自我情绪的调适对孩子后期的成长,特别是提升孩子的人生幸福指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给孩子自我调适的方法,首先,要转变家长对待和教育孩子的一些基本观念,例如“不许哭”,特别是针对男孩子,“就知道哭哭哭,别再让我看到你这怂样”“不许喊”“不许唱”……殊不知,这些正是孩子自我情绪宣泄的方式。不妨给孩子一个可以宣泄的空间时间,满足孩子的情绪及心理需求。其次,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积极有效的宣泄方式,如运动健身、听歌绘画、读书写日记、聊天倾诉等。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身体扫描等方式进行自我调适。

请告诉孩子,离别的话题难免有些沉重。然而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物会随着时光而慢慢地淡出我们的生活,离开我们的人生轨迹,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接受而不是一味地伤心、怀念。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

2021-04-07 马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94.html 1 直面离别,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4,6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