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医养结合:增强“三失”老人获得感

——访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韩东太

本报记者 王天奡

失能失智失独(以下简称“三失”)群体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失独人员更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因当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大量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在失去子女后,养老出现一系列问题,推进“三失”群体的医养结合工作势在必行。在今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韩东太《关于推进失能失智失独群体医养结合工作的提案》被列为关联提案,记者就此进行了专访。

“这个问题在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尤为凸显。”通过调研,韩东太分析“三失”群体数量逐年增大,年龄日趋增高,收入水平偏低,并以居家养老为主,对他们来说,医养结合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三失”群体医养结合照护又存在着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顶层设计局限;二是政策保障缺失,社会效应较低;三是资金使用低效,服务能力欠缺;四是监管职能交叉,协同作用不强;五是行业标准模糊,医养模式单一;六是相关法律缺失,社会关怀不足;七是专业人员匮乏,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招收困难;八是养老理念保守,照护负担沉重。

“梳理起来,问题包含很多方面,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是有效解决‘三失’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而针对‘三失’群体的医养结合更有其迫切需要和特殊要求。”

对此,韩东太建议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工作协同,由卫健、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联合出台医养结合发展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培养、购买服务等给予支持;将设施完备、功能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重点将“三失”人员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和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有计划地增加“三失”人员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落实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破除行业发展障碍,推进“三失”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顺利开展。

“完善服务体系,坚持多元发展很重要。当前服务供给不足,未来面临的缺口更大。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快医养结合机构转型升级,支持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为失能失智失独人员提供个性化基础服务、医疗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医养结合服务;鼓励三级医疗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医联体’,提高医养结合保障能力。”

对于政府来说,韩东太则建议提高财政补贴,加大政策倾斜。对医养结合机构在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定点医疗等给予财政倾斜,着力提高医养结合运营补贴,重点为“三失”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完善医保支付体系,制定医养结合机构和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特别是“三失”老年人医养结合的特殊政策。

韩东太表示,一些“三失”老年人还失去了配偶,更加需要心理慰藉。需要开展安宁疗护,设置安宁病房,建立“三失”人员特别是无配偶“三失”老年人安宁疗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安宁疗护医保支付政策,匹配安宁疗护病房和床位数量,切实发挥安宁疗护对“三失”老年人的特殊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特殊需求。

“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建设长护保险制度,一些城市开展了试点。但是还没有总结出一个适合全国推广的模式,为了健全措施保障,长护保险这项工作需要尽快推行起来。”韩东太表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调整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政策,可以解决老年人特别是“三失”老年人及其家庭面临的医疗护理、心理治疗和生活照料等问题。应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保险品种,形成符合医养结合发展实际、多层次、多样化、易操作、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总之,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齐抓并进。比如照护‘三失’群体还需要有大批的医护人才,需要注重人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让老年人住进医养结合机构也不是工作的终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依据职责分工加强行业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全社会都要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让‘三失’老年人感到社会的尊重、得到应有的照顾,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韩东太表示。

2021-04-07 王天奡 ——访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韩东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73.html 1 医养结合:增强“三失”老人获得感 4,6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