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观点集萃

全国政协委员韩雅玲: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国家基本战略。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心血管病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心血管病防治“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必答题。建议:

首先,“科技创新”和“中国创造”需要瞄准心血管病临床难点,将创造性思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改变现有不太合理的诊治策略。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需要做到密切关注学科领域的发展、培养敏锐的临床科研思维,保证科学严谨的设计,规范每个操作环节的实施步骤和细节,以及建立一支分工协作、沟通顺畅的团队。

其次,还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心血管病领域的深度融合。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涉足心血管病的医疗保健领域,并初见成效。比如,根据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的机器学习来识别瓣膜病和心肌病的病理特征或识别心律失常等。尽管这些智能健康技术目前还超出或部分超出常规临床应用范围,但给心血管病领域带来的将是医疗服务模式的革命。

另外,还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离不开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永攀高峰、奉献自己”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的支撑和引领。我们要把老一代科学家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并在内涵传承上加以拓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

全国政协委员王贵齐:

恶性肿瘤是全球和我国疾病负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恶性肿瘤的防治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形势刻不容缓。在恶性肿瘤防治中也一定要强布局、创机制、重投入,尤其是对于一些我国高发、危害负担重且有长期研究工作基础的恶性肿瘤。建议在国家层面组成以肿瘤高发现场、基础、临床、转化及产业全链条的研发队伍,进行长期稳定的投入,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明显控制我国一些高发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态势为考核目标,同时进行全链条的研究。在做好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同时,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如果针对我国高发的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持续做筛查早诊早治,在一定时间内就可以明显降低我国的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逐步扭转目前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双增长的形势。

全国政协委员边惠洁:

如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已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主力军,更成为生物医学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十三五”期间,围绕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在研究经费和人员持续投入的情况下,我们自主创新水平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上出身显影,科研能力自信也越来越足。但是,我们也意识到,仍有许多核心生物与医学技术受制于人,理论创新思路还不够开阔,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精神不够浓厚。相信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以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牵引,用新的培育机制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热情和创新活力。建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自由探索;围绕重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问题进行立项,集成攻关,破解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霍勇: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今天重要的是如何瞄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转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到市场环境,中国应该加快完善体系建设。新时代,在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应着力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卡脖子”问题,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有效的产业转化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同时完善创新发展的法制环境,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国政协委员罗建红:

“瞄准生命健康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于引领我国生命医学乃至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同时审视我国生命医学研究的基础设施问题,即支撑生命医学的先进仪器设备、数据库、软件工具、生化细胞试剂及支撑生物学实验室运营的科技服务业等,找出短板,推出政策举措,强化更自主的研究支撑体系,促进生物医学科技服务业。此外,我国生命医学研究也亟待形成多元投入的机制。目前民间(也包括政府主导)的基金会关注领域基本上是弱势群体帮扶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和托底的工作,应将民间基金会公益性捐赠向医学研究领域引导,如建立特定疾病的基金会等,通过募集社会资金,支持医学研究,与政府财政投入研究形成互补,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医学和健康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吴德沛:

通过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核心技术,实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供给侧改革。在此基础上,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最终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2021-04-07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67.html 1 观点集萃 4,6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