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意亮)“我们正紧锣密鼓和市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商,预计有望在年中时分再呈现一场‘问政集市’。”3月23日,上海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明确回复记者,线上版委员现场咨询活动“续摊”在即。
委员现场咨询活动是每年上海市政协全会期间的一个热点项目,通常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会场设点集中接受委员咨询,现场处理意见建议。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为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政府会同市政协因势而谋、创新而为,首次将这一活动搬到“线上”——“问政集市”就此诞生。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搭建连接委员与应询单位的即时通信平台。委员可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登录“问政集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则在“云端摆摊”,与委员互动交流,在答疑解惑、支持和服务委员履职的同时,为做好后续提案办理提前“热身”。
创新灵动的形式和立竿见影的变化,让委员们有了一番全新体验。市政协委员廖瑛在电脑键盘上一番“噼里啪啦”:“居住在浦东新区的市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很迫切,希望推进速度加快些,能透露这方面下一步工作设想吗?”
两分钟后,电脑屏幕上出现市房管局工作人员的回应:“新区区域范围广,街镇之间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已要求新区建立起区政府领导挂帅的推进机构,目前也根据要求,制作了各街镇的加装电梯地图,后续根据业主的意愿情况,我们会加大推进力度。”
在收到即时回应后,廖瑛紧接着问了几个相关问题,一一得到了解释和答复。“沟通很通畅。”廖瑛颇为满意。
还有更快的!市政协委员卢慧文提交了关于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项目落地的建议,这个园区的显著特点是医技共享,门诊机构和医院陆续开张,但作为术前必需的HIV初步筛查和临床用血中心两项资质却一直没有开放审批。
“在办理我的提案时,会跟进告知协调中心血库的时间进度吧?”距离卢慧文在手机上敲下最后一个问号也就几分钟,市卫健委的回复就出现在她的手机屏幕上:“可以的,我们会加快推进,及时告知。”
“太好了!”卢慧文的感受是:“这就跟聊天似的。”
虽然没有了现场的“人头攒动”,但线上的“流量汹涌”可由一组数据佐证——活动全天9小时,应询单位227条“客服”线路完成点对点即时对话646人次,处理咨询事项482件,每组对话平均时长14分钟。
“问政集市”打破了空间地域限制,避免了人员往返奔波聚集,通过便捷高效的网络互动,帮助委员参政议政,为提出高质量提案打下基础。委员们纷纷表示:“虽然见不到面,但效率更高了”“希望能形成长效机制”。
“从咨询的内容来说,面还是非常广的,有关城市建设、医疗、旧城改造等等,委员的积极性非常高,相关部门回答问题也非常到位。”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让我们想到,是不是可以让‘问政集市’形成常态化。”
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在两会后进一步梳理了活动流程和效果,提出对应询单位而言,一方面,可借助咨询平台自定义应答等模块,先期梳理涉及自身业务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答复提纲输入系统,确保互动时迅速精准回应;另一方面,咨询全过程留痕,后台保留对话数据,既有利于准确掌握委员的真实想法和关心关切,提前把握本单位年度办理重点;又便于咨询事项后续跟踪处理,进一步增强活动实效。
市政协相关领导认为,“问政集市”对组织管理方而言也是一次获益良多的探索。活动中,通过咨询数量、接待状态、沟通内容等数据信息“一屏通览”,第一时间在“云端”指导各单位更好与委员互动交流;活动后,依托大数据分析,及时梳理全市面上社情民意关注焦点,为政府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记者了解到,即将到来的年中“续摊”将对委员们提出的“丰富咨询形式”“开辟语音对话功能”等想法作进一步尝试。
“突出需求导向和包容原则加以研究改进,通过技术、思维、理念同步更新,推动提案办理工作管理创新、服务升级。”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说:“当然,我们也认为当面沟通的氛围和场景很难被替代,线下版在合适的时间也一定会‘王者归来’。特殊时期的创新实际上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启示,要让委员们的建言献策从‘全会热’到‘热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