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指尖之苦折射形式主义之累

李育蒙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大力推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治理,获得高度认同。但是《半月谈》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对于单纯压缩微信工作群数量的做法并不认同,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建群时一哄而上,减群时搞“一刀切”,“指尖上的整治”出现了另一种形式主义倾向。

在一些基层单位,微信群被滥用。文山会海、过度留痕,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反而因为新技术变得更加严重、更加隐蔽。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热衷于在微信群里炫耀成绩、溜须拍马,把微信群变成了“点赞群”“夸夸群”;一些基层干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线上,热衷于通过微信群布置任务,将“群里安排、群里回复、群里指示、群里调研”变成了工作常态。在干部考核上,错将回复快就认为是干劲足;一些基层地方把学习培训教育搬到了微信群,扔几个文档,甩几个链接,就是贯彻学习要求了,学不学?学的好不好?根本没有考核。

不仅仅是微信群,政务新媒体的盲目跟风建设,更是加重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大量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出现,在功能定位、内容产出、信息服务等方面,效果都不明显。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本身可供宣传的素材就比较少,也“绞尽脑汁”地做新媒体宣传,甚至不惜去蹭与自身毫无关系的热点事件。一些兼职的工作人员,本身也缺少新媒体素养,赶不上网民的思维,在内容产出上也缺少吸引力,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管理不善,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其实都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基层的不断变种,一些基层人员疲于应付,但又敢怒不敢言,甚至自身也无奈地参与其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通讯和信息传输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作场景中,发挥其便捷、高效率的优势,这本无可厚非。因技术进步带来的“网络群众路线”兴起,也应该点赞。但问题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如果不能科学运用,优势也会变为负担。“群上干、群里看”“从群里来,到群里去”,这绝不是网络群众路线。相反的这种以“群”为主脱离“群众”的做法,只会加深与群众的距离,损害在群众中的“威信”。

指尖之苦折射形式主义之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治理,之所以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也正是戳中了这些痛点。但是在治理上如果沦为另一种形式主义倾向,只重表象治理,不抓根本,仅仅以为落实限制微信群数量、控制群工作时间这些“治标”之策就是在治理形式主义,不切切实实减轻依附在这些不同微信群、政务新媒体上的“重复劳动”和“心理负担”,恐怕也只是以一种形式主义反对另一种形式主义。

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选人用人、绩效考核、创业干事中,要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要以真抓实干来去除作风积弊,让实干、求实的作风贯穿于工作的全环节。要在关注线上工作的同时,更要多在线下走走。尤其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实际工作中要多沾沾泥土,多下下基层。要做到“从群众来再到群众去”而不是“从群中来,再到群中去”。

2021-03-29 李育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13.html 1 指尖之苦折射形式主义之累 4,21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