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彤
近几年接触了很多次有关生态文明的话题,每次写起来,几乎都离不开一些政策解读、严肃的案例,最后用大气工整的语句描绘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实际上,每当提笔之前,我的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恬静的画面——那是我儿时家乡的小河。
老家的房子跟大城市不同,人们多住的是平房或者独栋的小楼。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条不知名的小河就从我大姨住的房前穿过。因为这条河,邻里之间有了很多联系,几家孩子们也互相约着一起玩。春天,我们几个小孩在河边田地里放风筝;夏天,大家挽着裤腿,赤脚在河里摸小鱼小虾、捡水里的石子。因为河水非常浅,只没过脚面,所以很安全。有时候折个纸船,还能顺着水流飘很远。冬天结冰的时候更开心,我们故意在上面走路,故意撞得东倒西歪。
现在想想,它应该叫小溪。对河北地区的小县城来说,能在县城中心拥有这样流动的河水并不多见。可惜的是,大约在2000年以后,我考到外地上大学,某一年再回家乡时,小河已经没有水了,仅剩干枯的河道。
后来的几年间,我多次去那里,发现河道已经被填平,听说是要扩建马路。原来的河道上长满了杂草,两边的住户还倾倒了很多垃圾。我站在那使劲地回想那条小河的模样,后悔当年没有为它拍个照。
工作一忙,回家的次数更少了,但只要回去,必然要去看看亲人,看看曾经玩耍的地方。我发现,这两年家乡悄悄发生了变化,也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比如建设街心公园、文化广场,还在公园里开凿了人工河、人工湖。每年春夏,小县城里花红柳绿,充满了生机。
去年,大姨在曾经的河道上种了辣椒、南瓜,还搭建葡萄架、丝瓜架,享受着纯天然的绿色蔬菜。不知下次再来,又会是什么样的画面?我的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家乡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