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喜梅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迭代升级,正在重塑医疗健康产业生态,智慧医疗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互联网诊疗优势凸显、AI辅助CT诊断研发加速、可穿戴设备广泛推广……
“整体来看,以互联网医院为雏形的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已有900余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地级市,在线用户规模2.15亿,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告诉记者,智慧医疗是今年两会他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胡豫表示,虽然智慧医疗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智慧医疗水平不高。覆盖全生命周期、涵盖预防-诊疗-康养的智慧服务链尚未建立,如在线诊疗与智能监测“断联”,心脏监测、睡眠监测等智能设备尚未与医疗机构连接,影响救治效率。此外,用户接受和使用率不高,2017年使用过医疗App的患者仅占38.9%。
智慧互联程度较低。跨区域、跨机构卫生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诊疗中心建设良莠不齐。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中,尚无单位或机构达五级甲等水平。究其原因,电子病历库、电子健康档案、全员人口信息等数据库使用权、管理权、所有权尚未明确,各大机构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制约互联共享目标实现。
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等标准,但缺乏法律法规保护和监管个人健康数据和隐私安全,致使医疗健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部分设备或网站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过度推荐定向医疗广告等。
鉴于此,为提供更高质量、更为安全、更可持续智慧医疗服务,胡豫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智慧医疗顶层设计。
将智慧医疗写入“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加速形成医疗健康新业态,提升整体智慧化水平。鼓励云计算、大数据存储等技术发展,健全相关标准与安全体系,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全员人口信息库升级,加快建设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健康大数据的形成和利用奠定基础。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和智慧化程度,支持高水平医院牵头建设区域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具备远程心电、检验、影像、病理诊断等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和数据互联共享,实现分级诊疗线上转诊,助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二是进一步拓展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智慧医疗服务。
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建立互联网医院质控标准和评价管理体系,提高线上医疗服务质量;加大财政投入,升级更新诊疗设备和软件系统,推广健康指标智能监测,提高就医流程智慧化程度,切实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效率。
完善智慧+康养服务。以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为基础,探索企业、医疗机构、社区等多方协同机制,以信息共享提高救急救危救重响应速度,以培训服务提升老年人医疗健康App使用率。
推进智慧+医防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网格化医联体建设,整合社区、医疗和健康管理机构资源,对辖区内居民开展持续性健康监护和规范治疗。
三是进一步加速智慧医疗相关技术研发。
探索政府主导,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协同研发应用的新模式,完善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促进智能医疗设备、辅助系统、智能诊断设备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产出。
加快智慧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医院交叉融合,试点开设相关专业,遴选编纂优质教材,制定培养方案,补齐复合型人才缺口。
四是进一步健全智慧医疗相关法律法规。
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程,尽快完善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用法律夯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将在线医疗产生的纠纷纳入互联网法院管辖范围,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多元化监管机制,鼓励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群众监督相结合,促进各类规范标准落地,保障健康大数据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