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家与远方”计划:一份打包的“温暖”

雷冰 本报记者 王有强

2月4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凡东南村的杨银竹老人家里,3名穿着“红马甲”的文明志愿者正坐在沙发上,对她嘘寒问暖。桌子上摆放着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秀乐带来的瓜子、花生、糖果、对联、口罩等物品。望着前来看望的张书记等人,老人家当场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孩子连续两年不能回家过年,俺这心里难过呀!但是有你们在,再大的困难俺都能克服!”望着老人苍老的面容和伛偻的身躯,张秀乐强忍着泪水微笑着说:“大娘,受疫情影响,新涛不能回家过年了,咱们合一张影吧,我代替您给新涛寄一封‘家书’,把这个照片也寄给他,让他知道有我们在关心你,他在苏州也就安心了!”

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但是,为了减小疫情传播的可能性,洛宁县早在今年1月初就发出了“在外务工人员非必须不返乡”的倡导。凡东南村是个务工大村,全村1300多口人,其中在外务工人数达到1/3。如何劝导在外务工人员尽量不返乡,如何宽慰在家留守人员内心不失落?连日来,成了张秀乐的一件心头大事。

“张新涛在苏州务工,去年过年因为疫情没能回来,今年特别想回来。我给他打电话做了思想工作,他打算不回来了,就是不放心家里的母亲和女儿。”

“吴万民在北京务工期间受伤了,前一阵子从北京转到了洛阳中信中心医院,他的儿子吴龙涛在伺候,病情不太稳定,今年父子俩在医院过年。”

“吴建民在石家庄务工,他的儿子在苏州务工,昨晚刚给他俩分别打电话联系过,劝他们今年尽量不返乡。俩人都非常理解,决定今年不回来过年了。”

……

为了减轻在外务工人员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为了安慰家中留守父母和子女内心的失落,张秀乐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个“家与远方”计划,激动地第一时间拨通了自己所在单位洛宁县委统战部领导的电话。简单汇报后,赢得了大力支持,单位专门派出两名文明志愿者,到村协助开展此项计划。

“今年春节全县有好多在外务工的老乡们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为辛劳工作一年而又远在异乡的他们传递一份温暖,为他们的家人传递一份爱心,让这个特别的春节多些人情味,这是我们驻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快递邮寄点,帮着快递员把口罩、爆玉米花和一份份真空包装的洛宁蒸肉、一封封精心准备的“家书”分装在快递箱后,张秀乐长舒了一口气。“虽说我们村的贫困户都已经脱贫摘帽,但是仍然要做到‘四个不摘’,在巩固脱贫成效、有效防止返贫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张秀乐如是说。

2021-03-17 雷冰 王有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63.html 1 “家与远方”计划:一份打包的“温暖” 3,5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