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邀评论员 张连起
从3月4日开始,本栏目以《不待扬鞭自奋蹄》开篇,每天一篇专题述评解读这场阳春之约的盛会,直到今天画上了一个句号。
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并讨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听取并讨论两高报告等,取得高度共识。对于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对于“爱国者治港”的核心要义,一致赞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与殷殷嘱托,对推进党和国家人民事业发展、对于人民政协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这是怎样一种雄浑气概与浩瀚视野,浸润其中的既是对历史的洞彻,又是对未来的自信。
汪洋主席在闭幕会上指出,要加强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学习过程成为加强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过程,成为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过程,成为深化思想、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100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这次大会亮点纷呈,精华尽显。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开启了进一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新征程。响彻人民大会堂的掌声,就是全体委员对这次会议的心之共鸣。
早春时节,春的生机与韵律已在神州大地涌动。作为政协委员,要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更好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在新征程中展现政协委员的新担当。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