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袁伟霞,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在今年两会期间,她提交大会的建议恰恰和这一提法不谋而合。
袁伟霞告诉记者,根据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到2020年底前,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全部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按程序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依托向社会公开遴选的大型龙头企业和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待条件成熟逐步放开。按照“先立后破”、“一进一退”原则,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纳入职业技能等级目录。
“但现实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袁伟霞说,经调研,多个试点机构在推行中均遇到了很大阻力:部分地方人社部门对行业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办事迟缓;个别分支机构因工作需要,去年已在地方人社部门申请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等。
对此,袁伟霞建议:
一,由国家人社部尽快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属地备案具体工作程序规定和工作要求,做到全国一盘棋,不要各行其是。
二、由行业协会按要求将所需备案材料交给国家人社部,由国家人社部转交地方人社部门办理属地备案手续,并督促办理。
三、根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和职业资格改革要求,请国家人社部加强与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调研沟通,制定出更加契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明确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行业协会利用其技术优势,与时俱进、客观公正地发挥作用。
四、对职业技能补贴的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目前的补贴方式成效进行调研,补贴不限于地方备案的鉴定机构,可以通过行业职业技能编号和对一年以上的社保查询相结合即可实施,避免目前补贴中利益分割、突击花钱等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