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小艳 王晨霞 通讯员 孙鑫)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趋势来看,尽管短期内受到地缘政治限制和单边主义影响,但是创新要素和科技资源已突破国家边界,加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开放与合作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在提案中分析了青岛打造国际化特色创新城市的有利条件,建议国家支持青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杨军建议聚焦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增强青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高速轨道交通技术中心、“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等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青岛布局出生缺陷与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器官移植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青岛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国家科技创新布局和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枢纽作用。
杨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青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产业链融通创新,深化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突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特质,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创业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