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委员记者 巩富文
8日下午,我们全体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列席了全国人大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以及“两高”工作报告。因为在地方法院工作,所以我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最为关切。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接地气的报告,全篇围绕民生和民意展开,紧贴社会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薅羊毛”“以房养老”“碰瓷”“校闹”“强行啃老”,还有傍名牌、直播打赏等“潮语”随处可见。
我认为,用普通群众都听得懂、生活中常用到的语言来讲述法律问题,积极回应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关切。同时,在报告中也感受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最高人民法院取得的成绩相当“不简单”。这份“不简单”体现在——
在抗疫中显担当。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最高人民法院积极落实依法防控要求,坚决纠正涉疫就业歧视行为,推行跨域立案、互联网法院、网上庭审、电子证据等工作,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坚决捍卫了我国司法主权和国家尊严。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显示出人民法院在疫情大考面前坚守己任、勇担使命。
向黑恶势力挥利剑。去年,孙小果、陈辉民等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头目受到法律严惩,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大快人心。这与最高人民法院全力推进审判攻坚,坚持“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分不开。
推动改革提质效。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全面构建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多元化解效果充分体现,呈“双下降”趋势;在15个省区市的305个试点法院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指尖诉讼、掌上办案”成为常态,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双轮驱动”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
会后,我和几位社科界委员就报告内容展开的交流中,他们也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点赞。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