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邀评论员 周汉民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承载特殊的意义和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心中的激情和豪迈难以形容。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内涵丰富,领域众多,如何明确定位,把握重点,落地、落实、落细,需要作出许多新的重大努力,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的规划,赢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首先,要关注市场机制导向,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发展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而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很大程度体现在要素的自由流动上。建立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现代要素市场,是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数据为例,作为生产要素,它是推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既要鼓励其活跃,搭建数据互通渠道,发挥经济价值,也要强调有序,警惕数据垄断和隐私保护问题。又如,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问题。高质量发展,要从劳动生产力的充分释放入手,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积极支持人才的自由流动,努力营造人才各尽其能的平台和氛围,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我国营商环境的全球排名逐年稳步提升,由2017年的第78名已上升到当前的第31名,但我国理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得更好。要以数字中国建设为契机,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的运用,打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加安全可靠的政务生态系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撬动涵盖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应在此基础上,使所有企业皆可实现三个平等: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
其次,以自主创新为导向。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抓住牢牢创新这个牛鼻子,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当下,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在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上,当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支持企业大胆创新,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战略性、前瞻性领域被“卡脖子”的难关。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应出台更多引导措施,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顺势而为、乘势而进,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模式优势。另外,可重点构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体系,打造跨行业、跨区域、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在此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应当大有作为。
第三,以安全为导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年来,大家都有明显感受,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或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愈来愈多,挑战前所未有,风险前所未有。由此,要更加强调安全、可靠。例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重要内容,但是新技术应用带来新安全隐患更加严峻,未知的安全风险也会随之攀升,尤其是在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一些有组织有目的的高级别网络恶意攻击可能更加频繁。而随着“数字基建”推进,各个产业对数字网络体系的依赖度加深,安全问题影响范围也更广泛。因而,发展与安全两者必须齐头并进,只有安全、可靠,才能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把安全建设摆到更重要位置,可从战略性和支柱性行业开始试点,在技术快速迭代和持续创新的伊始,就提高风险防御意识和能力,并在实践中积累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而形成国家标准,条件成熟时,通过立法在更大范围内确保安全。安全能力建设,要尽快研究、启动,但不要急于在起步阶段就大而全,应久久为功,润物细无声。待重点领域得到突破后,可总结其经验,逐步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出台安全标准和方案,构筑起发展的安全防线。
新征程让千万人向往,让无数人振奋。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要始终踏准节拍,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这个时代,不能辜负历史和人民的美好期待!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