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邀评论员 张连起
身为政协委员,这是我第9年参加全国两会。我的春天是从“两会时间”开始的。
3月4日下午的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汪洋主席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精练中有精华,重点中有亮点,高度中有温度。从人民大会堂参会各位委员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自豪、鼓舞、振奋的光彩。会场的气氛,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春气息。
国家大事看两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如何部署2021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擘画未来5年乃至15年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施工图”与“任务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这些目标将会通过一系列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呈现一个总体的、提振人心的“画卷”。未来5年和15年,国家会呈现一个怎样的模样?蓝图就在今年两会铺开。2021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确定,财政赤字率如何安排?结果就在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揭晓。
今年两会,是在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将为未来一年、5年乃至15年锚定发展大计。我们如约而至,不免感慨万千。这感慨,既有过去一年来之不易的成分,更有对新征程新画卷的期盼。会场内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扩大内需、增进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等都将成为高频词,也将传递更多积极信号。
两会前,我参加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征求意见会,深感政协委员的履职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同频共振,也深悟做一个“责任委员”“担当委员”的初心与使命。
汪洋主席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精准阐释了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推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和集思广益商量事相统一。我们政协委员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更好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展现新担当,迈上新征程。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