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广告

深耕北京 融入机场 借力雄安 加快把区位优势、机遇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河北廊坊倾心摹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廊坊三河市梦东方未来世界

廊坊市广阳区金丰农科园

生态廊坊

河北廊坊,北望京畿,东临津门,因独特的区位优势,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加快建设,廊坊全域都处于重大国家战略支撑带动之下,各种要素资源加速聚集,为廊坊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蓄积的发展势能正在加快释放。在过去的工作中,廊坊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坚决服从服务,积极主动作为,以“北京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为方向,充分借助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随着“十三五”期间各项任务圆满收官,廊坊进一步顺应大势、抢抓机遇,在加快建设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的基础上,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大背景、大逻辑,提出了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的城市定位,努力打造更符合区位特点、彰显地域特色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为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摹画出更加亮丽的崭新蓝图。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抓住机遇实现自身蝶变

全力支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建设,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如今的廊坊,站在了巨大历史机遇的交汇点上。

北京市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生态相融、文化相近,具有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穿行在北三县1258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深入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速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热潮已扑面而来。

科学规划引领,系好“第一粒扣子”。编制印发了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1+5+12”规划体系,实现了在规划上与重大国家战略工程紧密衔接、协调统一,为一体开发、一体建设、一体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2020年成功签约总投资215亿元的北京转移项目31个,总投资1545亿元的203个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加快建设,中冶总部基地、国科稀土创新平台、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北京五中大厂分校、北京景山学校香河分校投入使用,15家北京市医疗机构纳入北三县异地直接结算范围,北京环卫、北京热力、北京建工等京企走进北三县开展服务。

再将目光转向京南。21家央企参战,万余工人投入施工。现场马达轰鸣,塔吊林立,车辆往来穿梭。在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城目标阔步前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定位是世界顶级航空枢纽,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廊坊片区100平方公里,其中航空物流区52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区48平方公里。

据了解,在临空经济区建设上,2020年,廊坊实施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征迁行动、完成44个村街征迁和大田流转;投资融资、全球招商等工作全面推进,总投资219.8亿元的12个产业项目、137亿元的116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拉开了大开发、大建设序幕,形成了强势开局的良好局面。全年储备临空指向性高端项目366个,成功发行临空债券1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的同时,廊坊南部县(市)服务支持雄安新区的项目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雄安郊野公园廊坊园、白沟河治理工程(固安段)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成功举办廊坊特色产品知名企业雄安推介会,推动优势产能加快走进雄安,“雄安质量、廊坊贡献”的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随着连接京津雄三地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密集建设,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新机场北线高速、津石高速、密涿高速(廊坊段)、京秦高速(京冀、冀津接线段)建成通车,京雄城际开通运营,4条跨界道路与通州区对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京唐铁路等9条轨道交通和京德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廊坊与京津雄快速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加速形成。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临空项目加速布局,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初具规模,国内优秀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户……“十三五”期间,廊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蹄疾步稳、成效显著。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的廊坊,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快速转型。

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廊坊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加快发展“1+5”主导产业、着力打造“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5”主导产业是指构建以临空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现代商贸物流、都市农业为重点的“1+5”主导产业发展格局。“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指优化提升三河高端装备制造、香河家具、霸州都市休闲食品、霸州特色定制家具、文安人造板、大城绝热节能材料、大城红木七大传统特色县域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三河电子信息、三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大厂影视文创、固安电子信息(新型显示)、固安航空航天零部件、永清服装创新设计六大新兴特色县域产业集群。到2025年,“1+5”主导产业营业收入(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7+6”县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左右。到2035年,“1+5”主导产业营业收入(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7+6”县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0亿元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廊坊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三河莱尼线束、廊坊开发区精雕数控机床、维特根机械、华安汽车等重点企业为代表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以永清云裳小镇为代表的服饰时尚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等金牌服装设计工作室入驻。聚焦打造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大力引进区域总部、航空物流、大型商贸综合体项目,京东电子商务物流及结算中心、圆通北方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阿里巴巴菜鸟骨干网、河北天环智慧冷链物流、京津冀国际商贸城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入驻企业达到11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65亿元、全省领先。

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培育建设了廊坊开发区大数据、固安新型显示、香河机器人三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已建成润泽、华为、联通、光环云谷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万数、鹏博士、中鼎云等优秀企业在廊坊加快布局,大数据中心规模全省第一;围绕维信诺AMOLED、京东方两大龙头企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以人工智能及研发为特色,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为支撑,以机器人本体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市场引领的一流机器人产业集群正逐渐形成。

紧抓生态文明建设

塑造天蓝地绿水秀廊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围绕首都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廊坊举全市之力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底色。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廊坊坚持标本兼治,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全力建设“无钢市”,历时三年实现4家钢铁企业整体平稳退出;强力推进“双代”清洁取暖,完成全域农村地区百万余户“气代煤、电代煤”工程;深入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实现35蒸吨每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清零”。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燃煤电厂等重点行业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整治“散乱污”企业1.6万余家,保持动态清零;持续推进机动车污染整治,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6万余辆,推广新能源标准车。强化“六尘共治”,严格秸秆禁烧监管,推进城区精细管理,不断提升监测监控和科技支撑力量,严肃考核,强力执法,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十三五”期间,PM2.5年均浓度由85微克/立方米降至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89降至4.88,优良天数由185天增至252天,空气质量排名在河北省率先退出全国“倒排前十”,连续5年被评为省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优秀单位,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真切。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近40亿元,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2座,完成14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新建雨污管网92公里,全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123.87万吨/日,相比“十二五”实现全市污水处理能力翻番。重点河流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河道内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狐尾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开始大面积生长,鱼虾等水生动物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刺儿鱼等土著鱼类重现,成群鹭鸟在河道内栖息,河流水生态系统得到了初步恢复。

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落实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防范措施。全面配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布点采样、数据上报等工作;严格实施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强化固废全过程监管,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和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生态修复方面,首先全力抓好矿山修复,强力推进东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关停了所有开采、粉石、制砂、仓储企业,彻底结束了廊坊矿山开采的历史。通过消灾除险、削高填低、覆土植绿等治理措施,完成109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任务,曾经让少数人“致富”而废弃的矿山,变成了提升全市人民生活品质的矿山公园,成为了京东“钟灵福秀地,绿色创新区”。同时全力抓好造林绿化,先后组织实施了“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营造百万林,决胜森林城”等一系列行动,连续7年超额完成河北省下达任务。2016年以来,完成新造林133.38万亩,打造了“千亩樱花海”“万亩银杏林”等一批亮点工程。2019年11月15日,廊坊市被国家林草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廊坊域内一批网红景点成为京津冀休闲旅游打卡地。廊坊还在全国第一个将“乡村旅游”与“创客”两个主题融合到一起,率先开启了乡村旅游创客新纪元。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推出了京南御绣、老树客栈、京锐景泰蓝体验中心等一批优质的乡村旅游项目,创建了“创客汇”、大厂乡村旅游联盟、香河创客之家等一批创客组织。山野居、草籣堂、香居小筑等一批精品民宿,每到节假日往往一房难求。

打造全国文明城市

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2020年的冬日里,“廊坊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喜讯传来,赢得了社会各界喝彩。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不断超越自我的精彩革新,也是一次“补齐短板”“内外兼修”的主动提升。

近年来,廊坊在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围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各项软硬件设施,着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廊坊在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绿化面积逐年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明显增强。特别是2020年,全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六大围点攻坚,重点解决社区管理、停车秩序、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经营秩序、村镇面貌等问题,城乡文明创建“一体推进”。

在道路交通方面,廊坊一小时车程内,坐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大航空枢纽和北方最大海港天津港,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77公里,高速公路达到431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7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茅。随着城际铁路联络线、R1线等轨道交通和京德、荣乌新线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未来廊坊域内将拥有10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30多条国省干道,成为全国交通路网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公共设施方面,五年来,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79所。“四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与首都儿研所、通州妇幼共建的廊坊儿童医院、妇产医院正式开诊。特别是近两年,积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接,合作共建廊坊院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首个拥有质子中心的公立医院和国际一流、国内标志性的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可有效提升区域癌症防控能力和水平。

在社会事业方面,从2017年开始,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救助、低保家庭高中生补助6项救助标准进行全面提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各项标准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连续三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2418.7亿元,是“十二五”的1.9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考核验收,1918户474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此同时,建设了一批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总投资34亿元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投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国家京剧院中国戏剧小镇等项目加快推进,市美术馆、图书馆新馆等重点场馆谋划建设,打造了一批文旅精品。运河风情体验、永定河田园观光、洼淀生活休闲三大特色主题旅游区风光旖旎,大厂万亩银杏林、安次御龙河公园、霸州牤牛河公园、文安赵王新河湿地文化景观带等一批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

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廊坊还坚持文化引领,推进“三个共建”,“创城,我们一起”口号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条“创建靠民”的群众路线。全民共建“文明有礼”的城市,共建“互助友爱”的城市,共建“诚实守信”的城市,在全社会形成了诚实守信、重信践诺的良好风尚。文明创建永远不会停步,廊坊将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添砖加瓦。(文/王歧丰)

2021-03-05 王歧丰 深耕北京 融入机场 借力雄安 加快把区位优势、机遇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481.html 1 河北廊坊倾心摹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2,48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