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让读与思成为习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访谈

本报记者 郭海瑾

记者:自去年4月23日全国政协网上书院上线以来,读书活动在政协委员中已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人谈读书,人人去阅读。那么这近一年来,您参与读书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阎晶明: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半年多来,在这一平台上结识了许多新的书友,与新老朋友进行广泛交流,收获很多。我自己对全国政协倡导的网上读书交流活动,也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

以前我认为,读书是个人的事情,不大注重交流。“委员读书漫谈群”是为了拓展委员阅读讨论空间,让更多的委员参与其中,在各个主题读书群之外专门开设的。开设后不久,我就参与其中。经过这大半年的读书交流,觉得漫谈群已经是自己的读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成了每天必去的“地方”。此外,我也参加了国学群的部分交流活动,学到了不少知识。

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创建网络读书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深入其中,受益多多。

首先,增进了委员间的交流。过去,即使同一界别的委员之间的交流也并不是很多,不同界别的委员之间交流机会就更少了,尤其是学习读书方面。如今,有了线上读书群,打破了传统界限,同一界别、不同界别的委员共同学习,开拓了视野,增进了交流。

其次,增强了读书学习的兴趣。委员们在读书群中的好书推荐,有很多也都是我很有兴趣的,值得去读一读。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促进了自己对读书学习体会的思考,特别是通过记录或者写作的方式。自去年8月开始,我在“委员读书漫谈群”中开设“读与思”栏目以来,现在以读书笔记等形式推送文章近180期。如果没有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可能我不会写这么多的读书笔记。现在,每天的读与思、读与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记者:您提到,在漫谈群中开设的“读与思”栏目至今近180期,这近180期的内容都涉及哪些方面?这些内容推送后形成了怎样的效果?

阎晶明: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以文学类为主。这其中包括对于鲁迅的介绍,讲述鲁迅故事的一个小系列,得到了书友们的热情关注和鼓励,让我对如何讲好鲁迅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是古典文学方面的读书体会。比如对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诗以及《红楼梦》等的读书体会进行梳理,写成系列专栏小文章;再结合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形成篇幅较大的文章。有的已经发表在刊物上。

三是对当下文化热点的评价。这也是大家关注度较高的一个内容。比如,去年年底,电视剧《装台》热播,我曾连续5天在群中对其进行点评。后来这5篇小专栏合成一篇文章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作为政协委员,如何来理解通过这样的读书方式以增强委员履职本领、提高建言质量实效?

阎晶明:在读书群中学习、交流、互动,对自己履职的认识提高和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帮助:一是全国政协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其他委员的想法和体会给我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二是增进了对政协的感情。作为政协委员,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既是工作也是荣誉。同时,这些活动也体现了全国政协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及政协传统,这大大增强了政协的向心力。大家可以一起谈诗论道,谈工作思路,谈心得体会,这本身也是一种履职方式。三是就内容来说,很多讨论是围绕履职进行的,无论发言不发言,只要留意了、看到了,就会有所思考,就会增加自己对履职的认识,这对提高履职质量是有帮助的。

2021-03-04 郭海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访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38.html 1 让读与思成为习惯 2,3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