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周刊

追寻文明的足迹

——河南博物院的文物珍藏

▲马萧林

▲云纹铜禁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陈列展厅

▲贾湖骨笛

▲杜岭方鼎

▲河南博物院展厅

▲妇好鸮尊

▲玉柄铁剑

▲莲鹤方壶

□主讲人:马萧林

主讲人简介:

马萧林,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河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博士,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兼任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会长,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者的话:

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这些耳熟能详的国宝均珍藏于河南博物院。“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河南博物院,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随着春节期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等节目的热播,数件国宝又“火”了起来,博物馆更是成为人们参观、学习、交流的好地方。沿着中原文化这条脉络,进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河南博物院不能不去。那么,到了河南博物院看什么?近年来博物馆又有什么新探索?本期讲坛邀请马萧林院长讲述河南博物院的文物珍藏。

一件文物 一段动人的历史

2021牛年春节,相信很多人对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记忆深刻。虽然是一部舞蹈节目,但贯穿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穿插在其中的数件国宝令人赞叹,让其火爆“出圈”。

《唐宫夜宴》利用场景化艺术再现华夏文明之美,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乐俑、乐舞图动起来,把文物背后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怀和艺术神韵深入社会公众的心中,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场景中“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三件国宝的AR呈现引人注目,更是激发了公众到河南博物院参观的热情。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距今8000多年。它的发现确立了中国音乐史的发端,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吹管乐器,堪称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上的奇迹。它以鹤类中空的尺骨锯掉两端关节后钻孔制成,从骨管上留下的等分痕迹判断,先民在制作时对其长度、口径及音孔的距离都经过精密计算。骨笛有7个音孔,能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甚至可以用它吹奏现代乐曲,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为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笛的音色优美、空灵,音阶完备,有多宫转调演奏的可能性,刷新了我们以往“七声音阶源于西方”的固有认知,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从传说中距今5000年的黄帝时期,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所展现出的历史文化价值、音乐艺术价值,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同时,它的重要性还在于让后人重新认识、评估中原远古先民的思维高度、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与表现力。

妇好鸮尊,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形似鸮鸟而得名。甲骨文中有关“妇好”的记载至少有一百七八十条,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她不仅参与国家大事、主持祭祀,还能征善战、功勋卓著。鸮尊是妇好墓出土468件青铜器中的佼佼者,是殷商时期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鸮,是中国古人对猫头鹰类鸟的统称。在商代,猫头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克敌制胜的神鸟。鸮尊,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粗壮的双足与下垂的宽尾巧妙地构成三点支撑,通体装饰有八种纹饰,繁缛富丽的线条和立体造型巧妙结合,把这个夜的使者塑造得更加神秘瑰丽,看上去挺拔矫健、气宇轩昂,颇具战神气质。商代工匠把丰富的想象与合理的夸张相结合,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艺术创作的升华处理,是商代巾帼英雄形象的生动写照。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是春秋时期青铜文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国之重宝,见证了河南博物院的成长岁月,是河南博物院17万件藏品中被公认的镇院之宝。它通高117厘米,重64.5公斤。壶身为圆角方形,颈部两侧装饰了两条龙形怪兽构成双耳,腹部四周四条翼龙仿佛正在缓缓向上爬行,底部两只卷尾兽似乎正在倾其全力承托器身。最引人瞩目的是上层盖顶怒放盛开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仿佛冲破商周青铜世界的狰狞恐怖、神秘威严,预示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走向了一个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的崭新时代,更以其多范合铸的铸造工艺成为“青铜时代的绝唱”。春秋时期,社会变革、人文兴盛,这一时期的青铜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莲鹤方壶兼收南北文化之长,繁复华丽与简约净素之美并存,反映出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与艺术追求,是此时精神力量的时代化身,成为中原文化、中华之美的不朽之作。

中原瑰宝 华夏文明的见证

河南处黄河之畔、天地之中,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立业,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串联汇聚,绵延的历史与多元的文化融会在这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河南博物院得天独厚,收藏了大批国宝重器,以保存、记录、见证、展示5000多年中华文明为己任,立体迭现中原珍藏、有形讲述黄河故事。镇馆之宝除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之外,还有见证郑州王都性质的商代“杜岭方鼎”;改写中国人工冶铁历史的西周“玉柄铁剑”;中国失蜡法铸造的最早标本春秋“云纹铜禁”;代表精湛艺术成就和“事死如生”社会观念的汉代“四神云气图壁画”;唯一一件可移动的女皇遗物唐代“武曌金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宋代“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河南博物院这九大镇院之宝当中,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占据5件,与中原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发挥主导作用不无关系,构成了中国文化轴心时代叙事链条的重要节点。这九件文物只是河南博物院藏品中推选出的最能代表中原历史文化的典藏品,此外还有更多的中原瑰宝在河南博物院展出、静觅知音。

杜岭方鼎,出土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以鼎为首的国之重器在郑州出土,证明了郑州商城作为早期商王朝国家都城的性质,见证了3600年前郑州商城的兴盛与繁华。杜岭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是目前所知商代早期体量硕大、铸造精美、保存完整的青铜重器。

玉柄铁剑,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墓地中的虢季墓,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由铁质剑身、铜质剑芯和玉质剑柄组合而成,剑身与剑柄处镶嵌有绿松石,以块炼法锻制而成,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云纹铜禁,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整体构思奇特,纹饰瑰丽,气势非凡,龙虎排列错落有致,铜梗云纹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彰显着神秘而鲜明的楚风神韵。云纹铜禁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采用“失蜡法”铸就而成,证实了在春秋中晚期时,失蜡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和熟练的水平,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工艺之一。

四神云气图壁画,出土于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梁共王墓,长5.14米,宽3.27米,面积达16.8平方米。壁画上绘制了一条蜿蜒长达5米的巨龙,长舌卷一怪兽,昂首张口,疾驰云中;青龙腹部西侧绘一白虎,前足攀神树,后足踏彩云;青龙腹部东侧绘一朱雀,身材修长,口衔龙角;龙口中的怪兽为鸟头,蛇身,鱼尾,形象怪异。这幅壁画运用了红、白、黑、绿四色装饰,这些颜料均取自自然,红色为朱砂,白色为云母,绿色为孔雀石,黑色为朱砂加等量孔雀石。该壁画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

武则天金简,出土于河南登封嵩山峻极峰北侧石缝。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重223.5克,由96%的黄金制成。上刻63字,大意是“大周皇帝武曌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命人到嵩岳天门投金简,乞三宫九府免除其罪名,投递日期为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这不仅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更是迄今发现的武则天所遗留的唯一一件与她本人有关的可移动文物。它对于研究唐代历史、武则天的政治思想、武则天时期的书法、古代投简制度、古代封禅制度等都有重要价值。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村。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通体施天蓝釉,胎质细腻,釉面略有开片。采用满釉支烧,釉中添加玛瑙末,使其釉色温润柔和,恰如雨过天晴。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是专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址,烧造时间极短,现存的传世品不足百件。这件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1987年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天蓝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汝官窑传世天蓝釉器物4件,而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天蓝釉作品独此一件,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堪称稀世珍宝。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关注九大镇院之宝的同时,更多了解文物背后关于黄河文化、中华文明包容多元一脉相承的历史,发现更多中原大地上的丰富遗存与文化记忆,才能更好感受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

探索研究 博物馆的高品质发展

文物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将这些文物的内涵、价值等展现给当代观众,让中华文明传承弘扬,是博物馆人一直努力的方向,并为之做出积极的探索。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引领下,在免费开放政策、行业评估等措施的激励下,河南博物院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办馆特色,在藏品管理、原创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索。从主展馆的功能提升到陈列展览的全面升级,从参与录制《国家宝藏》到倾力推出文物纪录片《中原藏珍》,从牵头成立河南省博物馆联盟到首倡并联合沿黄九省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还有华夏古乐的沉浸式展演、社会教育的品牌化打造、“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的走红网络,我们紧扣公众文化需求,以多样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懈努力。这其中的几大亮点,令人颇为关注。

一是陈列展览全面提升,新的变化带来新的参观体验。首先是融入新理念。相继推出的“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和“明清河南”“国宝特展”“中原楚国青铜艺术”等多个专题陈列,策展视角、展示内容和方式均有显著提升,力图更好展示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母体地位和在黄河文化发展中的核心主干作用。其次是展示新发现。吸收近些年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好“黄河故事”,突出“一带一路”“大运河”在人文交流中所发挥的纽带作用,深刻揭示中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三是运用新技术。将5G、VR、AR等先进技术融入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参观服务之中,进一步实现了考古学成果和文化遗产内容可视化,历史信息情景化,观展体验个性化,更好推进博物馆智慧服务。第四是拓展新空间。紧跟河南省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创新提升陈展层次,丰富深化“华夏古乐厅”“社会教育体验厅”,打造3000多平方米的观众休闲空间,设置多个文创专区,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二是积极打造融媒体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广泛传播。院官方微博、微信的粉丝数量及移动终端APP下载量达到了国内博物馆领先水平,推出博物馆云展览和“云探国宝——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带你畅游历史长河”“博物馆在移动”“全国博物馆展览月河南博物院云直播”等大型直播活动。云展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阅读量达12643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50600万人次。推出的文物纪录片《中原藏珍》在河南博物院新媒体各平台持续播出100期,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学习强国、大河网、河南人大网等国家级和省级重要媒体平台转载,先后荣获国际博协国际视听多媒体艺术节大奖银奖、国家文物局“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入围项目第一名、“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活动奖等。

三是精心培育文创品牌,使文创产品更加深入民心。我们以“大文创”理念,创新开发模式,促进文创交流,建设智库平台,拓宽营销渠道。两年内推出文创产品700多款,以明星文物妇好鸮尊、彩陶双连壶、武则天金简等为主题开发的系列产品,在文创大赛上屡获佳绩;培育“饕餮纹桌面吸尘器”“豫博咖啡”“饕餮乳钉纹四方杯”“‘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等多个网红产品。尤其是“考古盲盒”,上市半个月销量即突破1.6万余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国家级媒体微博关注转载,省内外官方媒体连续采访宣传。目前,“考古盲盒”仍供不应求,上市不到三个月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同时带“火”周边更多文创产品。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中国较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的河南博物院有着近百年的传承和文化积淀,我们希望这所为广大人民群众终身教育服务的大学校,能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要勇立行业潮头,不断改革创新,用更好的方式引领公众走进文博天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了解中华民族光荣历史,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让人们从文化中汲取营养、凝聚力量,为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充满自信,为保护和传承、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心力。

未来,博物馆的高品质、精细化、体验式服务将成为河南博物院新的努力方向。我们将致力于以多元文化为视角,全方位解读文物、藏品,为公众呈现有温度的展览;以文化需求为导向,增强文化体验,做有深度的社会教育;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深挖文物内涵,推有热度的文创产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营造参观氛围,创有高度的服务品质。

2021-03-01 马萧林 ——河南博物院的文物珍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26.html 1 追寻文明的足迹 2,2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