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金晶
据商务部发布数据,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其中餐饮业、旅游业、电影产业、数字零售业等行业表现亮眼,不少中小微企业也收获颇丰。牛年伊始,天时地利人和。以14亿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为基础的庞大的国内市场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场景一
大年初三,恰逢“情人节”,午餐时间。位于北京东四环附近的粤食佳餐厅,等位的食客排起了长队。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对刚刚吃完饭的情侣。小伙子告诉记者,今年和女朋友都在北京过年,出来吃饭成为日常,“情人节”当然要特别重视,尽管等了半小时,花了400多元,但得到了老板额外赠送的礼物,还是很开心。
数据:202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广大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优化丰富菜品、创新服务方式,保障群众“就地过年”,餐饮消费迎来“开门红”。据有关协会和外卖平台调查,全国87%的餐饮企业春节期间正常营业,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261%。
业界说:北京古北水镇邻家客栈主打徽菜私房菜,掌柜小于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基本客满。这不仅得益于公司的整体宣传,也与他平日里积攒口碑有很大关系。
“我们的菜品经济实惠,得到游客们的认可,特别是熟人和回头客,经常能够来关照生意。”小于说,“春节期间,尽管工作有些紧张,但觉得十分充实。每天看到来就餐的朋友们,就感觉是春节自家人来走亲戚一样亲切。”
说到未来的发展,小于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游客增多的同时食客也在增多,对于经营者来说必须不断提高服务和菜品质量,才有能让更多的客人变成亲人。
档次较高的北京渔蓝海鲜火锅食府在今年春节也创下了营业额的新纪录。企业负责人周绍斌介绍说,今年大年三十到初六,到店堂食客人超出预期,每天都是满座,销售额比平日增长了30%左右。
“幸好,我们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员工也都没有回家的,要不真忙不过来。”周绍斌感慨道。
为了迎接春节黄金周,渔蓝餐厅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菜品的摆盘上也别具匠心,步步高升、一帆风顺、春回大地……这样吉祥寓意的摆盘让客人们印象深刻。
“今年大部分人都就地过年,餐饮业生意一定会好啊。我们也有心为在京过年的客人们做好服务,给大家就地过年添点喜庆,顺便也给员工增加点收入;这对于我们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可以把‘渔蓝’品牌快速传播出去。”周绍斌说,“牛年一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接下来,我们还要再接再厉,争取把去年的损失补回来。”
场景二
“再不安排,初四的电影票都买不到了。”大年初二在微信群里,原本计划着与朋友们初四聚会的小倩开始抱怨起来。
“谁也没想到,原本计划聚会的几个地方都订满了,我还在找地方。”聚会的发起人小志解释道。
“据说今年贺岁档的电影特好看,我还是想去看电影。”小倩说。
数据:国家电影局2月18日中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
业界说:票价涨幅大于往年,电影市场快回暖。这是四川省工商联执委、全国高校连锁天智创客影院CEO张涛对电影业的观察和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破百亿的时间比2020年早了230天,但与2019年和2018年差不多。2019年和2018年中国票房破百亿的日期分别为2月11日和2月19日。2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2.29亿,总场次1638.74万。
虽然以前春节档电影票也有所涨价,但今年涨价幅度更大,所以票房会相对往年有一定的增加。票价的提高是全国影院自发的,院线方觉得再不涨价就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持续经营能力。
张涛认为,2021年的票房市场会逐渐回暖,特别是国产片的市场。
“但是有很多电影的投资方投资电影会更加谨慎。而且刚经历了去年的疫情,制片方如果从今年开始拍新电影,最快也是10月左右才能上映,所以会产生一个空档期。而进口片最主要的片源地就是美国,现在疫情还不明朗,所以引入新的进口片也会比较难。”
既是导演,又是院线经营者的张涛,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他也希望全国各地经营影院的同仁们挺住。“虽然去年长时间无法正常营业让全国影院经营者们损失惨重,但随着我国各地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国各地影院也都恢复营业了,全国人民高涨的观影热情一定会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生机。”
场景三
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薛女士,春节期间想和爱人带着孩子到江苏旅游。然而,咨询了好几家酒店、客栈都不能够为薛女士一家提供住宿服务,原因是她的身份证显示户籍所在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郁闷之余,薛女士一家人选择北京周边自驾游,龙庆峡赏冰灯、小汤山泡温泉、大栅栏看花灯……一样玩得嗨。
数据:截至2月18日,在已公布的18个省(市)春节假期文旅数据中,四川省接待游客量达4365.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285.53亿元,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双双暂居全国第一。从目前数据看,接待游客量前六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1447.6万)、杭州(798.222万)、重庆(791万)、武汉(692.48万)、北京(663万)、郑州(659万)。
另据高德数据显示,2月12日-15日,出行人数同比增长162%,人均导航里程同比降低三成。
业界说:为鼓励本地过年,在广州、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南京、苏州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政府通过为就地过年的消费者发放消费券、鼓励免费游景区等措施,促进本地游消费需求充分释放。
基于多方数据,可以看出本地游成为辛丑年春节旅游消费的主流。其中,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中市民在京游占比74.1%;上海接待游客中本地游客占比81.55%;广东全省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含市内游客)占比93.3%……携程门票的数据也显示本地预订门票的订单量比2019年春节增长超300%。北京旅游学会理事、文旅创新创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德欣表示,消费者对于住宿业品质升级的需求十分明显,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带有特色的酒店需求较为旺盛,如温泉酒店、电竞酒店、宠物民宿等受青睐,客单价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张德欣曾在去年3月发文提出“要重视发展城市周边游,重视本地人游本地”的观点。“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文旅产品消费中,文旅融合的属性更强,以北京的‘王府中环新春非遗工坊’‘京北喜事’为例,将非遗与年俗活动深度结合,大大增强了旅游消费的文化属性及品位。”
江苏无锡精品民宿山居壹聚的经营者毕建林则在春节黄金周深刻感受到了消费者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疫情前客源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上海广东东北等,今年因疫情管控政策及就地过年影响,几乎均为江苏省内周边短途度假客,尤以来源地本身较缺乏旅游度假资源地区为主。”
毕建林认为,有关部门对于接待区域的限制,对于旅游接待企业的运营十分不利。“像江浙沪区域人流物流乃至生活各方面往来如此密集,简单以省级行政区划隔离有些脱离实际,与‘长三角一体化’也有出入,应有所突破。”
但毕建林对于精品民宿牛年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相信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深入相关管理部门一定会制定适宜旅游度假流动措施。这样我们也能够有所遵循,并有针对性地拓展经营渠道。”
场景四
在央企工作的王伟夫妻俩决定在京过年,放心不下独子的两位老人从湖北老家早早来到北京与孩子们团聚。春节前,老人们就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却总感觉没有家乡的地道风味而有些遗憾。没想到的是,王伟早就在网上订购了全套的湖北特产,香肠腊肉、洪湖藕带、清江鱼……都是地道湖北原产,足不出户就送到家了。
数据:春节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珠宝首饰、服装、通讯器材、家电数码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0.8%、107.1%、39.0%和29.9%,部分电商平台健身器材销售同比增长49%。拼多多数据显示,2月以来,平台“春节不打烊”年货商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以地方特产、水果生鲜、肉禽蛋类为代表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同比增幅达225%。
业界说:“真没想到,珠宝视频直播带货比平日出货量翻了一番。”北京星途珠宝网红服务中心、白玉世家负责人贺磊在这个春节没有休息。
消费升级和购物方式的转变,让网购珠宝在春节黄金周中凸显出来。贺磊表示,“就地过年,我们的工作人员没闲着;物流公司、快递小哥也很给力,为我们产品的送达提供了保障。”
“春节”期间,全国市场繁荣活跃加速回暖,掀起岁末年初消费高潮。
拼多多平台数据表明,一二线城市订单量占比涨幅明显,各地特色的家乡年味成增幅最快的品类。这其中,异地订单的比例大幅攀升,不少年货是由父母拼单,寄给在城市过年的儿女。
在“网上送年礼”的带动下,发往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订单中,高客单价商品占比较去年明显提升,零食大礼包、数码产品、智慧家电的涨幅最为明显。受“就地过年”相关消费的影响,家庭清洁、厨房厨具的订单量也大幅攀升。
今年拼多多“春节不打烊”活动在各大物流公司支持下广受消费者“捧场”。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还与1000多个农产区合作,全力保障消费者节日期间的“米袋子”“菜篮子”需求。截至目前,平台年货商品的直接补贴已经超过30亿元。
春节消费是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的缩影。阿里巴巴近日发布的2021年春节消费报告认为,线上线下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消费中发现新热点,在结构变化中找准需求,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结合起来,让春节国内消费市场呈现节前供给“足”、节日物流“通”、特色消费“暖”的总体特征。“以前,人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买到’,今天更追求‘怎样更好’。”
如此火热的春节消费,折射出我国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这也使得小微商家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获益良多,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良性运转。
■短评:
且将新火试新茶
庚子鼠年过得太慢,因为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民营企业家们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困难的日子总显得漫长;庚子鼠年又过得太快,复工复产、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在中央“六稳”“六保”的战略部署下,不少民营企业都是“一年的活半年干”,快速抢工,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当后疫情时代真的来临,当“十四五”的蓝图日渐清晰之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随着除夕钟声的敲响,牛年图景渐渐展开在人们面前。
2021年春节高额的消费清单,给了我们经济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大国,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在新技术的催化下正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被实践证明。
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为人员和物资流动创造了条件;疫苗的有序接种,为经济发展再上保险栓。各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新基建的推进,科技创新为民营企业发展赋能。就地过年不仅阻断了新冠肺炎传播的可能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为企业持续经营争取了时间,提供了人力支持。
近期,随着全国地方两会的陆续落幕,各省市自治区2021年GDP发展目标也陆续浮出水面:最低6%、最高10%。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也曾表示,从2021年的情况看,支撑中国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是比较多的,中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具有“五六七八九”特征的中国民营经济,其势可期。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面对大好形势,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一定会在牛年“犇”出新业绩。(王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