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我们不止有九寨沟”

——九寨沟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王菡娟

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热闹非凡,旅游收入也实现了“开门红”。截至2月23日,九寨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4164人。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之后,历经三年重建,依然是那个“因水而美、因水而媚”的“神奇九寨”,但在经过“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两大战役之后的九寨沟,却也不是之前的九寨沟了。

地震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作出“要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努力建成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小康的典范,让灾区群众早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重要指示。

此后,九寨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域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一样的九寨沟也展现在世人面前。

有绿水青山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九寨沟县榜上有名。

提起九寨沟县,很多人想到的是九寨沟景区,但实际上,这个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东北部的山区县,生态系统完整,自然景观奇特,生态资源丰富,全县幅员面积5288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0%以上,是四川省第二大林区,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也正是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九寨沟县境内除拥有国家5A级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外,还有很多“宝贝”。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国宝大熊猫了。

“妈妈,看大熊猫。”春节期间,位于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内的熊猫园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目前有4只熊猫居住在此。” 熊猫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是1993年批建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岷山山系北段九寨沟县南面,是联系岷山大熊猫种群与秦岭山系大熊猫种群的关键走廊带。据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区内有野生大熊猫31只。

而熊猫园的建立为大熊猫保护、研究、科普、宣传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如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独叶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水青树、连香树、厚朴、红花绿绒蒿、油麦吊云杉、四川红杉、岷江柏木等。

在九寨沟县的大录乡,还藏着另一个人间仙境——神仙池,藏语里称其“嫩恩桑措”,意为仙女沐浴的地方。

“可以说,神仙池是集九寨、黄龙美景于一体的风景区,真的美极了。”提起神仙池,九寨沟人颇为自豪。

“在全力支持九寨沟景区恢复提升的基础上,建成神仙池、甲勿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园、爱情海、中查沟等一批新景点,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基本形成‘一核多点’全域旅游格局。”九寨沟县文旅局局长杨飞说。

对于上天的这份“恩赐”,九寨沟人更是加倍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九寨沟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首个县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编制实施《九寨沟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7-2025年)》,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首个县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九寨沟县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九寨沟坚持标本兼治,大力实施灾后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功能基本恢复至震前水平,为世界自然遗产修复保护提供了“九寨样板”。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九寨沟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2017-2019年所有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74.2%。

有美丽乡村

看完好山好水,别着急回去,在九寨沟还能体会到别样的风土人情。

离熊猫园不远,就有一个民族特色突出的村庄——甲勿村。

甲勿村现有村民144户432人,这里有着古老极具传奇色彩的白马文化。村民们能歌善舞,服饰独特,帽顶上的白色羽毛别具一格,是他们崇尚自然的体现。他们拥有“涂墨节”、公式舞、登嘎甘公式(熊猫舞)等特色文化,其中公式舞、登嘎甘公式(熊猫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甲勿村素有“九寨南门、公式舞故里、熊猫之乡”的美誉。

在九寨沟县,像甲勿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很多。

位于九寨沟县的郭元乡青龙村是四川、甘肃两省的交界地,半山岩上柴门关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颇有两山巍峨峭壁立、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势。

在“柴门关”几个大字下面的石洞里至今还保留着“秦蜀交界”的石碑,下方“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四川松潘守备罗林刻石”的字样清晰可见。

“柴门关有悠久的历史和旅游价值,我们立足厚重的民族文化和边关文化,把青龙村打造成特色旅游乡村,带动地方繁荣,帮助群众致富。”郭元乡相关负责人薛永林告诉记者。

“像这样的特色乡村,九寨沟县还打造了多个,就是希望能拉长九寨沟的旅游线,让游客停下来、慢下来、静下来,好好享受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薛永林说。

在深入挖掘并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九寨沟还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全覆盖,投资8500万元对17个传统村落民居建筑风貌、景观进行打造提升,完成12个乡(镇)2909户卫生厕所改造,在99个村购置垃圾分类转运设施,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模式。

有金山银山

“人和、村美、业兴、家富。”在九寨沟,一样也不能少。

黑河镇七里村位于九寨沟西北部,地处九若路交通要道,是全乡中心村。

徐培代曾是七里村有名的贫困户,因丈夫得了慢性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仅没有了收入,还欠下一屁股的债。

“我后来在农技员的指导下种植了甜樱桃,政府还发放了产业补助金,我贷了点小额贷款,在家里开起了这个农家乐。”徐培代告诉记者。

两年来,徐培代不仅还完了之前的欠款,还还完了银行贷款。“现在村子里算中等了。”徐培代笑着说。

徐培代的村子也因为种植甜樱桃有名,成了当地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

围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基层治理+旅游”,真正做到文农旅融合发展。先后投入150万元发展以甜樱桃产业为主的集体经济,2019年全村甜樱桃产量24万斤,销售额24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

“我们门前这条路迎接了四方游客,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活,村民都叫它黄金大道。”村民张志雄说,“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大伙都富起来了,我现在每天都在村里广场上跳广场舞。”

产业做起来,农民富起来。

近年来,九寨沟县创新发展生态工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与四川省绵竹市、浙江省嘉善县和平湖市共同投资20亿元,推进九绵生态旅游产业园、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和平湖—九寨沟“飞地”科创产业园3个“飞地”园区建设,实现3年到5年时间再造一个“九寨财政”。

如今的九寨沟县处处有新貌,处处好光景,正以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2021-02-25 王菡娟 ——九寨沟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39.html 1 “我们不止有九寨沟” 2,0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