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朕 本报记者 吕东浩
大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李赟提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用塑料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其使用后的不合理处置,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危害,需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大连市在花生、红薯、马铃薯、草莓、早熟玉米等农作物生产中,已经广泛使用塑料地膜,每年应用3000余吨、面积达80余万亩。由于塑料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等高分子化合物,其在自然环境中数年无法降解。
李赟说,废弃农用塑料地膜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危害很大。土壤渗透是自由重力,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土壤含水量下降,将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因回收残膜存在局限性,部分清理出来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白色污染”。如果随意丢弃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后,将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导致死亡。
“地膜等塑料分解产生的‘微塑料’之长期危害,更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李赟认为,农作物收获后,农残膜往往已经残破成塑料碎片,裸露在土壤表面或深埋在土层中,有的则随风飘散,回收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以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根本无法大面积进行农残膜回收。他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推广机械回收农残膜,并做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
“此外,还应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等农膜新技术。”李赟介绍说,鉴于目前降解地膜使用成本较高,农民不易接受,应出台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支持政策,开展可降解地膜农业推广示范项目,对农业生产中应用可降解地膜技术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农民对降解替代技术的认识,鼓励可降解地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进农业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