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原 李宁馨)“大量塑料垃圾通过多种渠道进入环境并最终进入海洋,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危害。”近日,农工党天津市委会调研后提出,要多渠道防治微塑料污染。
微塑料是指环境中颗粒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薄膜,主要来自原生微塑料和大型塑料分解而形成的次生微塑料。如何应对这种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相继在土壤和淡水环境中也检出微塑料,甚至在自来水和瓶装水中微塑料也有检出。研究表明土壤和淡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可通过吸收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但是微塑料对土壤、海洋的污染程度和被人体摄入后的毒理学研究开展得比较少。
公众是微塑料污染的最主要源头,也是微塑料污染防治机制建立的核心。农工党天津市委会认为,公众参与对微塑料污染防治非常重要,而目前公众对微塑料污染意识淡薄,主动参与减塑的积极性不高。
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建议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更为明确的专业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可降解塑料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可降解塑料认证标准和标志,建立部门主导、企业牵头、科研支撑、公众参与的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和海洋塑料垃圾防治长效机制。
在加强微塑料污染防治研究方面,农工党天津市委会认为,应尽快组织开展环境微塑料污染现状调查,解析环境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和输入途径,揭示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科学评估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为微塑料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加强公众对微塑料认知,提高公众参与意愿非常重要。农工党天津市委会提出,加大相关微塑料的科普宣传,促进公众参与到微塑料污染治理中。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微塑料污染治理的公益活动,鼓励公众参与打捞塑料垃圾等志愿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