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通讯员 王璟
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下午三点半,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温店镇大营村。村支书冯玉在刚送走一批客户,正赶着回办公室。快过年了,村干部在等着和他商量给村民发福利的事情。
每年春节临近,大营村都会给村里人发福利。“今年发放福利的费用大概在三万六千元。”冯玉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换以前,这是难以想象的。阳信县有15个少数民族村,肉牛养殖是村民的主要进项,但养殖规模小、养殖水平不高、销路不畅,收入并不高。大营村有870人,其中贫困人口150人。
“越穷事越多。”冯玉在说:“谁家少得了一分,谁家多占了一点儿,都不行。别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可有些人甚至耍无赖。”
脏乱差、上访户多,是当年大营村给外来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那时候,大营村的姑娘都嫁出去了,村里的小伙儿却娶不来媳妇。
2009年,在北京从事肉牛销售的冯玉在,已在全国肉牛销售市场上小有名气。他回到家乡大营村,成立山东借箭牛业发展有限公司,帮群众解决“卖牛难”的问题。
几年后,村里养殖的肉牛销路问题逐渐解决。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在上级政策帮扶下,冯玉在帮村里修了路、安了路灯、挖了排水沟。
基础设施好了,村里的产业该发展了。“首先就要改变养殖习惯,在专门的地方养。过去,我们村人畜混居现象严重,家里味道很大。”冯玉在说。
在村头的集中养殖小区,记者看到,一排排牛舍整齐划一,一头头黑牛悠闲地吃着草料。搬入养殖小区的杨丙健从在自家院子里养十几头牛的规模,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头。他说:“现在整个养殖小区有3000多头牛,每一头都有编号,从养殖到餐桌,各个环节均可溯源。”
几天前,杨丙健刚卖了20头牛。记者问他,今年收入怎么样?他谦虚地摆摆手,憨笑着说:“没几个钱。”
“一头牛最少赚2000元,再加上饲草料,今年他少说挣了100万元。钱到没到手咱不知道,反正在城里最贵的小区买的房子,还有小汽车。”冯玉在马上给他揭了底。
杨丙健说:“去年行情更好,一头牛就能赚5000元。我们养殖户高兴得都快蹦起来了,村里人走路都带风。”
这几年,大营村利用土地和上级扶持资金等入股借箭牛业,采取“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的模式。大营村每年村集体保底收入10万元。村集体不仅承担了村民的卫生费,还在村里倡导尊师重教。“村里有17个老师,每年村集体都给他们发福利,还给考上大学的孩子每人赞助1000元。”冯玉在说。
大营村村民的养牛事业搞好了,村里的矛盾也大大减少了。“村里人人都琢磨着怎么能把牛产业做得更大,谁还有心思纠结那些鸡毛蒜皮。”
这些年,大营村村民穿着打扮也讲究起来。“出门穿皮鞋,开小汽车,谁能瞧不起咱养牛的?”作为“牛人”的杨丙健甚是自豪。
“现在村里主要是屠宰加工、精细分割,来年就有深加工项目。下次你们再来的时候,村里就有自己加工的牛肉食品了。”冯玉在笑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