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中国农科院:

科技支撑藏粮“三块地”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的“科技创新引领耕地保护与利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针对我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不高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围绕东北黑土、南方红黄壤、北方旱地“三块地”深入开展三大科技攻关,为国家耕地保护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本报记者 高志民

耕地负荷加重,迫切需要创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周卫告诉记者,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但同时,长期集约化的经营,也使得土地的负荷越来越重。

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在土壤酸化、盐碱化、黑土地退化及耕层变浅等方面表现明显。在耕地酸化方面,我国14.5%的耕地已严重酸化。近30多年来,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土壤pH值小于5.5的酸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5%,作物减产20%以上。

在土壤盐碱化方面,全国盐碱耕地约1.14亿亩,较上世纪80年代增加2600万亩,增幅近3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耕地占比分别为52%、31%和17%,可造成作物分别减产5%~10%、11%~20%、30%以上,有的地区因此弃耕撂荒。

在东北,黑土地退化问题突出,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区耕地面积2.78亿亩,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自上世纪50年代开垦以来,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8%~10%下降到2.5%~3.5%。

黑土地退化,问题在哪?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所长杨鹏用“变薄、变瘦、变硬”来概括。变薄,主要是土壤侵蚀导致黑土层变薄;变瘦,是指土壤有机质下降,品质变差;变硬,即黑土过度利用导致土壤压实、渗水等性能降低。

“十三五”取得六大农业科技进展

面对人多地少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采用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加剧了土壤酸化和农业面源污染,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推动耕地保护利用与地力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以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与重大产品研制,取得了6项重大进展。其中包括东北黑土地地力提升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控技术、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田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与应用等。

如黑土地地力提升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通过研究推广黑土地地力提升等技术与规范,使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高12%~16%,玉米增产5%。

在典型红壤区,首次阐明了我国红壤农田土壤酸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创建了防控与修复土壤酸化的关键技术,集成了区域农田酸化综合改良技术模式。经南方6省多点大面积示范,土壤pH提高0.2~1.0个单位,农作物增产12%~27%。

经过10余年攻关,创建了水稻、小麦和玉米推荐施肥新方法,创新了有机肥、秸秆等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在粮食主产区玉米、小麦和水稻上近三年共推广应用7990万亩,平均增产5%~10%,减施化学氮肥10%~30%、化学磷肥10%~20%,氮肥利用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增收节支122亿元。

“十四五”将开展三项科技攻关

周卫进一步表示,面向“十四五”,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通过“一平台”、“一系统”建设和“三块地”的科技攻关,铸造国之重器,强化耕地保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建设“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平台。面向国际耕地科学前沿和我国耕地保护重大需求,聚焦耕地质量重大基础与应用研究,创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和标准,建设覆盖我国全部土壤类型、服务全域耕地管理的国家级耕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努力建成耕地领域全球交流合作与科技人才培养高地。

二、科学支撑“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业务运行。面向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农田建设、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数字化改造,建立大数据驱动的农田建设综合监管服务新模式。加快实现全国所有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一张图”、新增农田建设项目统计“一张表”,以及农田建设全过程监测评价“一张网”的目标。

三、加快开展“藏粮于地”系列科技攻关。针对我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中低产田比例高等突出问题,开展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重大科技攻关。针对我国化肥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开展养分资源高效利用重大科技攻关。此外,还针对农用微生物资源不足,土壤生态失衡等突出问题,开展农业微生物组利用重大科技攻关。深度发掘土壤微生物组资源,揭示农业微生物宿主互作及环境适应机制,定向调控土壤微生物组功能,发掘优异菌种资源,研发新型微生物制剂。

2021-02-18 高志民 中国农科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90.html 1 科技支撑藏粮“三块地” 1,6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