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慈善周刊

别样春节 同样温暖

王顺利和孩子们

杨星(右一)和村干部开会,研究下一步工作。

刘志嘉在隔离酒店作志愿者。

本报记者 郭帅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与家人团圆,然而因为疫情防控,“就地过年”的号召让这个年显得有些许不同。很多人的过年方式也让这个春节多了一层“了不起”的底色:有人选择坚守岗位,保障民生;有人选择加入志愿团队,去温暖需要帮助的人;有人选择穿起厚重的防护服,奋战在防疫一线……

“我与旧事皆无憾,来年依旧迎花开”

“这个书包颜色好漂亮!姐姐,我可以选这个吗?”“我最想要一双球鞋……”在拉萨SOS儿童村,孩子们戴上新围巾新帽子,精心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需要的学习用品。看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面孔,一声声稚嫩童音的道谢,志愿者王顺利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虽然临近春节,王顺利的工作节奏依旧繁忙且充实,她要赶在过年前为散落在西藏高原上的百余个村子的群众分发完暖冬物资,让他们能温暖踏实地过个年。每到一个村庄,王顺利身上总是挂满了哈达,这是藏胞表达感谢的方式。

王顺利来自甘肃大山深处,2016年大学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拉萨定居,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一心一意地做公益,从此再没离开西藏。

2月3日立春当晚,漫天群星点缀着浩瀚的天空,在日喀则市定日县冲嘎村忙完一天的分发工作后,村民们人手一个王顺利带去的太阳能灯。一时间,村广场上顿时灯光闪耀,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庆祝即将到来的节日。

从拉萨到冲嘎村,王顺利开了65个小时车。“晚会”结束,村民们像往常一样为她准备晚饭和住处。“在这留宿太多次了,每次村民们怕我冷都会给准备好几床被褥,端来刚煮好的土豆和酥油茶。”王顺利告诉记者,“可能因为村民的热情,即使气温很低,也不会觉得那么冷了。”

对于今年过年是否回家,王顺利着实纠结了好一段时间。1月底,王顺利在运送物资的路上得知爷爷病重的消息。“家里我和爷爷最亲近,做公益这件事也是他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几乎每天都要视频通话。”王顺利告诉记者:“爷爷在住院,也很想回去陪爷爷,但还有很多村民的物资没有送到,送不过去,他们就过不好年。”最终她还是决定留下来。

这已经不是王顺利第一年没有回家过年。去年春节,王顺利就选择留在西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那时候爷爷一跟我视频通话我就想哭。”王顺利说,但想到这样让更多人安心和家人过年,也不再后悔放弃回家。

记者联系上她时,每天几小时的睡眠总让王顺利感觉异常疲惫,好在3000公里外寄来的一箱家乡美食,给了王顺利些许的安慰和力量。“每个生命都需要出口,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画画写字,找事做让自己安静下来。我就是靠着这一点点的柔软坚持下来的,我也怕,但选择了,就义无反顾。我与旧事皆无憾,来年依旧迎花开!”王顺利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这样写道。

分布在各地的藏胞听说王顺利今年又不回家过年,很多人向她发出了邀请,希望她能一起来家里吃顿团圆饭。王顺利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现在做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在西藏的5年让我看到了纯粹的爱和光,接下来的路,还是希望能一起走,为更多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段路。”王顺利说,自己来年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爷爷身体康复,除此之外,就是和更多人一道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留下做志愿者,过个不一样的年”

“您好,请在这边测量体温,然后登记一下您的信息……”往年这时候,28岁的刘志嘉应该早已踏上了回家的火车。放假早的时候,或许她已经吃上了第一口团圆饭。但今年她却选择留在工作地哈尔滨,并且多了身厚重的防护服,站在了疫情防控一线做志愿者。

刘志嘉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人,在哈尔滨市工作生活。一年没见到家人的她,每年快到过年都会掰着手指计算回家的日子。“奶奶已经90岁了,小时候父母在外打工,是她把我一手带大的,如今她年事已高,每年只有春节时候才能回家好好陪她几天。”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虽然不舍得手中的车票,但刘志嘉还是第一时间选择退掉了。给奶奶打电话时,她忍不住哭了。

“虽然不能回家,但还是想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刘志嘉随后报名做起了一名防疫志愿者。

“也算是种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刘志嘉说。“尽管不能回家过年挺遗憾的,但是很开心自己能加入志愿者队伍中。”

很快,刘志嘉被安排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上一家隔离酒店做志愿服务工作。“最忙的那天凌晨3点就起来了,陆续为40多人办理了入住,一直忙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上床睡觉时,都有点眼冒金星。”刘志嘉笑着说,“做志愿者比想象得累很多,但是想到能为社会出一份力,还是很高兴的。”

由于隔离人员被送来的时间不固定,刘志嘉需要配合医护人员、民警维护入住秩序。在隔离人员入住前,刘志嘉要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对房间进行二次消毒,配合医护人员对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等辅助性工作。同时,也要对酒店的公共区域进行定时消毒。

“开始也担心会被感染之类的问题,后来实在太累了,几乎沾着枕头就能睡着,也顾不上想了。”刘志嘉说,“这次做志愿者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不少人已经做志愿者很长时间了,听他们的故事也很受启发,对公益这件事有了更深的认知。不白来,我的志愿者之路算是正式开启了。”

小年那天,刘志嘉在家庭群里发了个大红包,向家人提前祝福新年。她写道:“又是一年春,愿我的家人们万事顺遂。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团圆饭,我们晚点再一起吃。”

乡村振兴,抖擞精神再出发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小年一过,春节近在眼前。这些天只要有空闲,贵州省政协驻黎平县纪堂村第一书记杨星便忙着和其他村干部一起,为村委会大扫除,迎接牛年的到来。位于村委会二楼那间不到10平方米的临时宿舍虽然没有窗户,但一番打扫也显得敞亮了许多。

宿舍门口,放着杨星收拾好的行李,再过两天,他将踏上回家的路,赶着和家人吃顿团圆饭。

这些年在基层参与扶贫工作,杨星的孩子已经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能话语清晰地询问爸爸的归家日期。“错过了孩子很多成长的过程,肯定有遗憾,但将来我也会给她讲我在扶贫一线的故事,相信孩子一定会为爸爸骄傲的。”杨星说。

2月4日小年那天,杨星的晚餐并不丰盛,他匆匆吃了两口饭便去村口迎接贵州理工学院的老师们,那天的会开到很晚。

“今年纪堂村被贵州省住建厅列为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全省一共就两个。”杨星告诉记者,新年过后,贵州省住建厅将委派贵州理工学院专家团队进驻村寨,开展村寨规划设计,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索方向。“会议就是想初步了解下村里的情况。”

会议结束,村委会人群逐渐散去,杨星独自整理材料,规划着来年的工作。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他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3年的驻村生活,也改变了杨星很多,他开始习惯脚上沾满的泥土,心里对于村庄更多的牵挂以及和家人暂时的异地生活。这些年,他见证了村里的每一处变化:产业发展落地有声,返乡创业成为新潮流,医疗住房教育等惠民政策愈发完善……

初到村里的情形,杨星至今记忆犹新,“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村民们内生动力也严重不足。”每天清晨,他总会背上他那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挎包到田间地头走访群众,了解村民们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

驻村这些年,在杨星和村干部们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成立了村级旅游公司,实现了绿壳蛋鸡和小香鸡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考虑回乡创业。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杨星告诉记者,这就是他这3年驻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旅游公司接待第一批游客时,村里连个公共卫生间都没有。这些年都是这样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输血式’扶贫到发展产业‘造血式’扶贫的。”

“原来刚到村里驻扎,因为环境迥异,工作及生活方式改变,会感觉时间过得有些漫长,幸好有工作队的同事相互交流鼓励,村干部和村民又很热情,才逐步适应了驻村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杨星说,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后,时间的流速又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一周、一月、一年都好像在不经意间掠过,再回头时,已经过了几个春秋。

“结束驻村的日子越来越近,好像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村里的山和田野、人与乡俗,这已经熟悉的一切,让杨星生出许多不舍,希望时间能放缓它的脚步,慢一点变成记忆。

马上,杨星将踏上回家的归途,他希望春节假期尽力弥补家人不在身边的遗憾。同时,他又有些期待新一年的到来,他希望和村民们一道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个他早已视为第二个家的传统村落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2021-02-09 郭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74.html 1 别样春节 同样温暖 1,57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