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版:政协新闻

大连海鲜品牌缘何“叫不响”?

石 朕 本报记者 吕东浩

大连拥有1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7家海产品养殖加工企业,盛产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等海珍品,每年海鲜产品销售额近700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大连海鲜至今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特色品牌,为什么?日前举行的大连市政协全会上,委员们扭住这一久治不愈的业界“心病”,剥茧抽丝、把脉开方。

“品牌建设不只是企业的事,也是地方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及宣传舆论部门齐抓共管的事。”大连市政协委员、旅顺口区政协主席车民认为,一个地方如果知名品牌不多或者品牌得不到保护,经济就会退化。大连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禀赋,把特色海产品品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思维理念、领导重视、机构建设、宣传推介、打假维权与重点保护等方面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以品牌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迄今,大连海参全产业链产值已经达到200亿元,成为全市海洋渔业经济优势最突出、品牌影响力最大的产业。“大连海参在种质资源保护、育苗养殖技术、精深加工、产品品质等方面,在我国海参市场举足轻重,但大连海参企业往往各自为战,‘品牌’效应不断被稀释。”从事海洋生物种业科技研究的赵树全委员建议有意识地推广强化“大连海参”的概念,重点扶持能够代表大连海参形象与品质的龙头企业发展创新、做大做强。同时,他还呼吁政府加强海参行业管理,规划行业标准,以高品质高标准,带动海参企业抱团发力,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连海参”品牌。

大连远洋渔业装备基础较好、捕捞经验丰富,2009年受农业农村部委托首次远赴南极探捕磷虾。自2013年起,平均年捕捞量约2.5万吨,占全国总捕捞量的60%以上,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稳居全国龙头地位。同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研发提取南极磷虾油脂、蛋白、甲壳素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市政协委员、辽渔集团党委副书记孙传仲建议整合国家和省市政策资源,制定大连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科研扶持,提升南极磷虾捕捞技术和高值化产品开发技术。创建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创新研究中心,健全从研发到产业化之间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落地,促进南极磷虾早日成为知名品牌。

2021-02-06 石朕 吕东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425.html 1 大连海鲜品牌缘何“叫不响”? 1,42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