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春秋周刊

新四军苏中海防部队立奇功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苏中军区海防团成立。

庄广雷

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组建的海防部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保卫苏中根据地近海海域的艰巨任务,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更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海上作战经验的宝贵人才。

逆境中崛起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2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统一整编新四军部队,以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活动于苏中地区,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委。4月,苏中军区在三仓河以南如东县木并茶镇成立,粟裕任司令员,刘炎任政委,新四军第一师指挥机关兼苏中军区指挥机关。

新四军一师开进东台沿海一带后,日、伪军即尾随而来,在北面大丰,西面东台的安丰,南面海安的角斜、李堡等集镇摆下了重兵。同年7月,日军还出动了两个师团和伪军共五六万人,对新四军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并设立多处据点,企图将抗日根据地分割成许多小块。一师三面受敌,形势非常危急,军需运输十分困难,东边的弶港镇便成了海上对外通联的唯一大门。

为开辟海上生命线,夺取近海斗争的主动权,从而确保苏中根据地基本区的相对稳定,1941年初,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决定组建专门的海防力量,负责在海上开辟广阔的回旋余地,以便配合陆地上的反“扫荡”斗争。1941年秋,为了应对日伪军对苏中根据地的全面“扫荡”,粟裕率领一师的部分直属单位,分乘11余艘木帆船,由弶港出发,进行持续3天的海上试航和演习,研究海上活动及作战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开展近海海域的斗争探索经验。此后,粟裕又多次率领机关人员到海上和沿海地区调查,研究沿海滩涂港汊的情况和气象、潮汐活动规律,探索海上作战中的船只编队、火力组织、战术手段、通信联络等方面的规律性。

1942年初,根据1941年海上活动的实际情况,粟裕将直属师供给部、卫生部、印刷厂、山炮连和师直属分队编成海防大队,对外称渔民自卫队。为了加强海上部队的领导,组成了由罗湘涛为部长,王昭杰为政委,并配以军事干部及参谋等的后方勤务部,统一调度、领导海上工作。粟裕非常关心海防大队将士的生活,特批准海防团常年吃大米,增加部队使用的淡水;冬天,每个干部战士发一套棉衣,另加发棉背心、棉大衣;还将潮汛规律编成简单易懂的口诀,让部队学习。新四军部队经常把缴获的汽车拆下两个车轮内胎送给海防大队做救生圈,如在战斗中夺取敌人的长筒雨靴等物品也迅速交给海防大队。海防大队组建伊始,很多战士不熟悉水性,但大家凭借旺盛的士气和斗志通过刻苦训练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习惯了海上生活。海防大队在滨海各港口逐步展开工作,以港口作为基地,逐步向外海延伸开。

1942年11月初,部队正式成立了以陶勇为团长的新四军海防团。鉴于船只短缺,海防团指战员开动脑筋,想出了两种方法增加船只数量:一是自己造木船,或是由渔会派船、向船主租用。在建立海防团的初期,为了解决运输船只的问题,海防团指战员深入弶港维护渔民利益,开展统战工作。粟裕更是亲自拜访船主,寻求支持。在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多名船主主动地借出自家的帆船作为兵船使用。二是收编海匪和敌军的船只。海防团在抽调主力部队歼灭作恶多端的海霸王王平仲部队的同时,抓捕了出身贫苦的海匪头目之一孙二虎。陶勇亲自对孙二虎进行教育,通过谈话使他明白了为匪可耻,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道理,随后将其释放。孙二虎对新四军心怀感激,表示愿意弃暗投明,决心跟随新四军抗日。不久,孙二虎改名孙仲明,交出枪支和所有船只,率部接受新四军收编。

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海防团成立后,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不仅保卫了根据地近海海域的海上交通,维护了渔、盐民的切身利益,更多次挫败了敌人来自海上的进攻。

在海防团成立之初,粟裕便指示加强苏中军区海防团的力量,开辟根据地至上海的海上运输线。海防团用船只将苏中根据地的粮食、棉花、鱼虾运送到上海出售,并带回在上海秘密采购的枪支、弹药、无缝钢管、印钞机等稀缺品。在正确方针的引导下,海防团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建立了一条海上运输线,并保障了苏中、苏北至浙江、山东等地区间的联络与运输。

海上斗争是海防团的一个重要任务。每当黄海的黄渔汛来临前,海防团就做好军事、物质和组织等各方面的准备,汛期到来时便全团出动进行护渔行动。海防团与海匪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抗战期间,弶港的渔民还与海防团战士们一起抵抗海匪,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英雄,他们利用“腰门计”“撒豆计”等策略抗击海匪。

护送干部往来,掩护和转移后方机关、医院及工厂等也是海防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凡是从根据地派往江南的干部,从江南转往延安的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出席苏中区委党委会议的往来人员,从上海聘请来的印刷技工,投奔解放区的知识青年,大多数由海防团派船只护送。在海防团保护下的一师后方机关、江淮银行等,在敌人历次“扫荡”中没有受到损失。当时,很多苏中军区后勤机关如军工厂等单位,也随海防团一起行动。当情况比较安定一些时,这些工厂就上岸开工,一遇情况紧张则下海在船上进行生产,由海防团派部队负责掩护。

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海防团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到1944年已扩充到8个连队了。随着海上斗争形势逐渐好转,1944年春,为进一步加强海上工作,海防团按上级指示扩编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陶勇任司令员,吉洛兼政委,路州舫任副司令员,孙仲明任副参谋长。纵队下辖3个团,由苏中军区海防团及海防二团、海防三团合编而成。

当年黄花鱼汛到来之际,海防纵队派部队出海执行护渔任务。为了确保护渔任务的胜利进行,部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日伪闻讯后,派六条铁船前来抢夺,海防纵队不畏强敌,和敌人交火。战斗中,海防纵队实行近战,用手榴弹、八二炮弹猛攻敌船,将敌船一条打沉,重伤两条,残余敌船见势不妙,仓皇向长江口方向逃遁。日伪报纸后来惊呼说:“华东沿海从连云港到上海一带,有游弋不定的新四军水兵。”

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

随着抗日战争走向全面胜利,新四军部队整编,苏中军区海防纵队一部整编为华中军区海防纵队,辖第一、第二、第三大队,归华中军区建制。

解放战争中,华中军区海防纵队屡建功勋。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华中军区为迎接渡江战役,部署海防纵队在江苏靖江八圩港,由“海纵”司令部副参谋长赵荣森和大队长张大鹏负责,组织专人将缴获的100多辆大卡车的引擎装配在木船上,共造船70多艘,加上一些江轮和渡轮,组成一支颇为壮观的汽艇大队。华中军区还从“海纵”抽调了以登陆艇艇长韩忠为首的108人组成训练大队,将人员分到其他部队,协助组织船只,训练船员。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在南京以东长江下游一线,汽艇大队担任突击队。部队凭借多年海上作战的经验,驾驶船只迅速冲破国民党军的江上防线,为整个渡江战役的胜利贡献了力量。与此同时,“海纵”训练大队指战员也投入战斗,指挥驾船往返于长江两岸十余次,运送了数千名陆军指战员渡江。

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前委根据中央指示,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4月26日,“海纵”1463名官兵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成为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后的第一支水上作战部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委党校)

2021-01-28 庄广雷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82.html 1 新四军苏中海防部队立奇功 9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