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文杰
“随着植被覆盖度逐渐提高,森林郁闭度和蓄积量大幅增加,枯草量及腐殖质层普遍增多,雷击火、明火、野火、自燃、电线火等火灾危险也随之上升。但目前林草资源养护与火灾防控基础设施通道建设严重滞后,通达性差,隐患极大。”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全会召开前,记者在民盟宁夏区委会一份书面发言看到的。该发言以宁夏为例,表示建设生态综合养护通道刻不容缓。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据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自新介绍,作为退耕还林还草重点省区,宁夏自2000年启动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荒山、沟壑、秃岭、沙丘,旧貌换新颜。20年间,宁夏林业生产总值由3.11亿元提高到200亿元以上,活立木蓄积量由478.4万立方米提高到111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2%。截止到2019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建设1345万亩,被宁夏人民誉为“民心工程”“扶贫工程”“德政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自然是好事。但是,我们调研中发现林草生态功能区现有路网系统均缺乏与外部交通系统的衔接,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养护通道的等级、数量、分布、便捷性、畅通性较差。”民盟宁夏区委会负责人表示,因缺乏永久性专用养护通道,路面较窄、通过性差、水毁严重,难以满足大型消防车辆、养护机具等通行,对火灾防护、扑救和综合管护造成极大的不便,也产生极大隐患。
以宁夏为例,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现有养护通道密度为4.75m/hm2、一般林区路网密度为4.34m/hm2、基本草原生态功能区路网密度为5.0m/hm2,与发达国家的40-100m/hm2和浙江15m/hm2差距巨大,无法满足管护和防火要求。同时,调研中还发现,除贺兰山、六盘山等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建有不太完善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数字化火险预测监测系统外,宁夏绝大部分林草生态功能区都未建设上述设施。目前还处于人工瞭望的原始阶段,空中救援系统也处于空白状态。这对于火灾防控无异于雪上加霜。
为此,民盟宁夏区委会建议未雨绸缪,加强统筹并加大投入。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加强部门协调,将养护道路工程建设成“一道多用”的综合通道。还建议将生态功能区综合养护通道划分为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地面道路系统、一般林区地面道路系统和基本草原生态功能区地面道路系统三大类型和主干道、次干道、简易通道、巡护步道四个等级,并建立空中救援通道,以便于巡视和救援。同时,依托国家信息网络数据中心和北斗卫星系统,运用新一代集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应用于一体的网络技术,建设自然保护区防火指挥中心系统,布局关键点电子监控设备,提高指挥调度效率。从而防止森林和草原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