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蕾蕾 孙树龙 本报记者 江迪
“非常自豪!公司短短几年就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备行业的领头羊,这得益于常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得益于本地众多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1月22日,江苏常州的企业家委员邵丹薇在微信朋友圈发送公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消息,常州目前已有18家“隐形冠军”企业上榜,总数居江苏全省第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工业闻名全国,实现了“小桌子上唱大戏”。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许多脱胎于乡镇企业的民营企业撤走“小桌子”,瞄准“专精特新”,大搞技术革新,赢得了高速发展。如今常州涌现了2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些行业“小巨人”填补了许多国内空白,甚至打破国际垄断,持续刷新常州制造、中国制造的实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开展‘揭榜挂帅’、突破‘卡脖子’技术,将市场主体数量优势转化为关键核心技术的质量优势?”1月中旬常州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时,市委书记齐家滨给全体政协委员出题点题。他说,常州正处在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如何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创新驱动“锻长板”,需要广大政协委员“望闻问切”找问题、“对症下药”开良方。
在大会发言中,韩红卫委员建议,重服务、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重普惠、构建创新服务平台,重特色、抢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平台高地。
杨伟红委员认为,要培育创新主体,实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产业结构提质升级、知识产权强市推进等工程,充分激发常州民营企业的内在活力。
在市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创新”更是高频词。很多委员表示,要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献计出力。来自常州大学的邹凌委员希望,立足常州产业、技术、人才、平台优势,以政策引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智能制造在更高平台上实现飞跃。宋子平委员建议,在“十四五”发展中进一步擦亮科技创新名片,充分激活常州科教城作为创新之“核”的能量,使之成为撬动科技创新的杠杆。
市长陈金虎参加经济界小组讨论,他为委员们分析了常州最长的长板就是制造业的优势,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第16位,2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些都是打造科教创新明星城的厚实基础。陈金虎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优化创新氛围、营造创新生态、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等建睿智之言、献有用之策。
“创新驱动‘锻长板’,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聚焦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深入学习研究,组织调研协商,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精准性、实效性的意见建议,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市政协主席白云萍在市政协全会闭幕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