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专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广东省政协今年关注这些事儿

1月23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活动。

1月23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活动举行,苏忠阳、尹利平、李居仁等6位省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谈履职。

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抓重点、带全面,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这为广东省政协2021年履职指明了方向。1月23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活动举行,省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部分省政协委员纷纷登台发言,以实际行动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广东篇章献计出力。

塑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中央根据发展形势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新方向,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又一次深刻的结构调整。

民革广东省委会认为,广东省作为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重要结合区,应全面促进贸易与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内外贸一体化打开新的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主要包括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行进口等内容。但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规模体量总体偏小、监管体系尚待突破、竞争规则仍需优化、支撑体系尚不健全。

对此,民革广东省委会建议,一是加强标杆引领,促进新业态在大湾区集聚,推广香港“数字交易中心”、澳门与葡语国家“中医药科技产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经验。探索将港澳资本视同内资,推动港澳与内地合伙联营或独资经营。培育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特色产业基因。二是树立包容理念,营造创新、包容、试错的营商环境,在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资产转让、再贷款再保险等方面逐步放开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金成本和汇率风险,推动“跨境电商+实体新零售”“离岸贸易+结算”“保税+会展”“联合租赁”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三是实施便捷高效监管,降低新业态监管成本。对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实施扁平化管理,推广“集中申报、集中查验、集中放行”等便利措施。四是优化服务模式,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产销服务和辨识度,增强线上用户黏性,树立“广东制造”国际口碑。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20年9月推出《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进一步奠定了高质量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产业整体层次不够高、品牌影响力整体偏弱、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大的问题,民建广东省委会建议:一是大力实施高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以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重点,推广重点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行业共性质量难题,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粤港澳携手共同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是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对生产与流通两个领域监管职能的衔接,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失信档案,建立全省统一的消费品及企业数据库;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完善各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在中小企业集聚的各类园区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大执法和服务力度,提供专利的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还要支持相关行业成立知识产权境外维权组织。

广东民营经济总量占比过半,民营市场主体占全省市场主体的九成以上。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广东的民营企业应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找准定位,争取自身发展提质增效呢?广东省工商联建议:一方面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环境、依法接受监管环境。另一方面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有恒产者有恒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刑事保护力度,提高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及时甄别纠正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的冤错案件,建立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长效机制。此外,还要打通产学研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尽快适应发展格局的变化,在新格局中找准定位,持续进行科技创新,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在国家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

“双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广东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的强大动力和独特优势。近年来,广东举全省之力推动“双城”联动、“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进一步提出四个建议:一是以交通为先导,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对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在打造“双城”核心引擎的基础上,强化交通互联,并探索“双城”协同带动西岸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空间载体和产业空间平台联动发展,推动边界地区“无缝对接”。二是协同布局国家科学中心与产业创新中心,“双中心”联动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深圳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完善科研数据的产权与隐私保护机制,强化数字治理能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数据联通,建设数字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三是支持湾区城市共同申办世界级体育赛事。一来有利于以低成本打造大湾区国际品牌,加深粤港澳深度合作,展现“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二来有利于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体化发展,促进湾区城市更新。四是统筹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筑牢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推动珠三角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先进制造基地”转型,充分发挥大湾区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最佳纽带作用。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逐步转换,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然而,基础研究创新合作不够密切、产业技术创新不够活跃、港澳对外协同创新程度不够高、创新要素流动受阻等问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此,台盟广东省委会建议:首先要优化政策,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可通过建设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信息服务网来实现。其次,借鉴先进经验,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探索产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合作创新模式,建设科技中介组织。再次,分工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外溢提供产业基础,建设城市层级分工体系,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最后,加强保障,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三地统一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奖惩制度。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广东是侨务大省,华侨华人中经商的比例极高,形成了遍布世界的华商网络,是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相互连通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早期,以东南亚华商为代表的海外华商是对广东直接投资的先锋,他们在华投资的企业也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但近年来,海外华商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影响力在下降,广东吸收外商投资大项目中鲜有海外华商财团的身影。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出,广东应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更创新的机制,加强与海外华商合作,依托血脉相通的优势,增强文化认同,发挥华商网络人脉优势,助力广东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华商网络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对接平台。

为此,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打造高层沟通平台,省政府成立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机制,定期召开“华商·省长面对面”座谈会;二是建立双向交流机制,由省侨联牵头联合贸促会、致公党和相关商会,发挥各方优势,合力与海外华商对口商会建立共享信息的联络机制,既可为海外华商提供参与广东发展的各项信息,又可由海外华商提供海外市场信息;三是加强投资项目对接,在广东自贸区建立华商投资园区,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等领域给予海外华商投资入场的机会,还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广东“走出去”企业与海外华商合作;四是团结新生代华商领袖,持续邀请青年侨领访问广东,加深他们对广东发展潜力的了解,增进对中国国情的认同;五是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向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扩大民间外交朋友圈。

“新发展格局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省政协委员梁琦指出,得益于广东持续推进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尤其是营造的良好开放环境,助推了广东在全国的国际贸易地位更加凸显。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广东仍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向世界发出广东声音,刻下广东烙印,输出广东标准。她从“敲门、开门、强链、赋能”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对标最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更快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且把握新工业革命机遇,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为构建新开放格局提供新动能。

在全球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省政协委员李钊认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他指出,经过长期发展,众多华文学校遍布世界各地,只要因势利导,稍加投入,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加快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增强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指出,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文章。李钊建议,可发挥汕头独特丰富的华侨资源优势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平台作用,打造广东省海外华文教育的试验基地和样板工程。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汕头建设线上华文教育中心,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软硬件研发,支援海外华文学校提升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能力,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与国内教育体系实现对接。二是支持汕头打造海外华文教育试验基地,丰富办学形式,打通就业渠道,吸引海外华侨华人返乡深造就业,支持家乡建设。三是推动海外华文教育机构正规化办学,支持汕头试点培育打造一批海外华文教育样板学校,通过办学质量引导和评估,使其与国内教育体系实现对接。四是建立完善的海外华文教师培养和认证体系,支持汕头选派更多青年教师加入海外华文教育队伍,打造专业化海外华文教师团队。

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老大难”问题,虽攻坚数载,硕果累累,但仍有许多可挖掘发展潜力的地方,位于粤西的湛江市就是这样一颗待擦亮的“明珠”。近年来,中央赋予位于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大使命,将其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广东省委也明确湛江“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但客观而言,湛江发展现状与上述要求还有差距。

为此,民盟广东省委会提出,支持湛江实现跨越发展,带动广东“西翼”腾飞。在“十四五”期间,湛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区位优势未充分发挥,高端特色产业集群有待发展;港口地位被弱化,基础设施短板尚待补足;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获重视不够,竞争劣势明显。因此,民盟广东省委会建议支持湛江打造高端特色产业集群,例如打造以钢铁、石化、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临港工业集群,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洋环保、海洋油气开发、海工高端装备等为重点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等等;支持湛江建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争取将湛江列入2021年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推动港区集装箱中心、港区物流园和专用线站场建设;支持湛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湛江有效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纳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通盘考虑,给予湛江用海、用地、节能双控等方面政策倾斜,推进与海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融互济。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放眼全球,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通过碳达峰、碳中和激发绿色低碳技术,加大绿色低碳投资,提高经济和科技竞争力。广东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深圳、广州、中山先后成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成效显著。民进广东省委会提出,广东应该乘势而上,率先实现碳达峰,率先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探索广东路径。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尽早研究出台《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从结构调整、绿色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全省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支撑;二是加快编制规划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以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为契机,编制“协同双达”规划,以绿色低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三是尽快设立广东省碳减排专项基金,由政府认购一定份额,其余份额由相关企业自由认购,支持金融机构以低碳转型项目为载体进行债权投资;四是主动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开通粤港碳市场直通,推动我国碳市场对外开放。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制约经济恢复活力的主要矛盾正从供给侧转为需求侧。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要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农工党广东省委会提出,推动消费与供给的同步复苏,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消费格局,打通供需的良性循环,才能全面恢复经济活力。为此,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建议:第一,精准施策纾困服务业小微企业,加快降费、减压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地,鼓励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第二,完善升级社区商业供给,推动建立“智慧便捷、邻里互助”的社区商业供给生态圈和服务场景,将信任等社会资本有效转化社区消费,实现社区商业迭代发展。第三,推动5G技术应用促进新零售等场景消费。第四,丰富文化旅游体育教育产品列阵。第五,重视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夜间经济集聚区,通过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提高设施使用率、激发文化创造、提升消费水平、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税收入,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蓝海。第六,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放心消费。

省政协委员张建琦指出,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部分最容易转换为直接消费,因此提高这一群体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是有效进行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内循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制度和政策上的堵点、痛点、空白点。

张建琦建议,首先,要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购租房负担,政府要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建立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还应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税费,采取有关政策鼓励企业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其次,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向中央建议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应税收入的标准,同时坚决查处和杜绝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社保费用,员工工资由公司发一部分、老板私人账户转一部分的阴阳工资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老年福利制度,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为中低收入的老年人提供妥善的养老服务。第四,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增加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将更多的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更是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广东省政协及委员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诚团结、携手奋斗,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01-25 林仪 揭春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04.html 1 广东省政协今年关注这些事儿 8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