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特刊

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建言摘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将在今年大会期间发出怎样的“政协声音”?一起来提前感受精彩。

民革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基层减负还要抓常抓细抓落实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要减轻基层负担,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减负路上还存在着一些“绊脚石”和“拦路虎”。一是工作模式固化,文件检查增多。一些上级单位旧有的工作机制和领导个人固化的工作模式仍未转变,不能有效指导基层工作,而是层层“甩锅”,大量用文件“检查”工作。二是网络办公兴起,数字负担加重。有的基层干部手机上装有数十个政务App、数十个微信工作群,甚至有的还要求“签到打卡”“痕迹管理”,指尖上的压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负担。三是细化减负任务,增加新的负担。上级部门为了推进减负工作,召开了会议、制定了方案、印发了文件,而基层单位既要部署工作任务,又要上报减负成效,还要接待督导检查,“旧负”未去又添“新负”。四是“减负”视同“减责”,推脱卸责严重。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对症下药、循序渐进、抓常抓细。为此建议:一是杜绝随意下指令,不做简单二传手。改变上级机关“随意下指令”的官僚做派,拎清责任与担当,该由上级部门做的事由上级部门做,不能层层“甩锅”,不做简单“二传”。二是整合新媒体平台,减轻指尖上负担。开发便捷有效的网络政务软件,通过网络发务实的文、开管用的会,利用信息化减轻基层负担。各部门还应加强联动,合并内容相似、功能相同的公众号、App和微信群。三是增强考核科学性,推动减负常态化。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树立起看实效、重实绩的风向标,做到考核重日常、考评看民意、考用比实绩。要注重统筹规划和“打捆”考核,多一些不打招呼式的检查考核。四是弘扬减负正能量,遏制减责不作为。将基层减负纳入作风建设之中,及时遏制减负过程中出现减责任、不作为的倾向。完善监管机制,补齐“把减负当成减责”的监管漏洞,倒逼干部减负抓常抓细抓过程,推动基层减负落地落实落具体。

民盟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利用“天时地利”气候资源 做好“人和”区位经济优势文章

气候资源具有突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自治区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单位面积、人均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他气候资源也有相对优势,具备了“天时地利”。比如农业方面,自治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雪雨稀少、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再比如工业方面,自治区气候干燥,特别适合发展特种材料、光伏、冶金、铸造、现代纺织及云计算等行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家底”不清。自治区对气候资源的区域探测、基础数据采集及分析不足。对气候变化、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研究分析也很少。二是政策滞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办法》对于利用自治区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还存在内容笼统、缺乏针对性、区域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指导性不强,参考性缺乏。三是认识不够。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中很少将气候资源优势作为决策的重要因素加以利用。

为此,建议:一是做好“知情”文章,为气候资源合理利用奠定基础。科学开展我区气候资源探测、区划工作,加强对气候资源的探测调查力度。建立气候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和共享目录,健全气候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并对气候资源分布、变化及利用情况和承载能力开展综合调查和评估。二是做好“规划”文章,为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依据。做好保护与开发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针对川区、山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域特征和当地气候资源总体承载能力,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编制适宜自治区气候资源的经济发展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是做好“政策”文章,为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提供支撑。修订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办法》,出台支持适合自治区气候优势的工、农业产业优惠政策。规划布局依靠气候资源禀赋的示范产业园区,使自治区的气候资源优势与政策支撑形成叠加效应,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做好“人和”区位经济优势文章。

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提升收入水平 降低生活成本

自治区党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35年人民富裕实现大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宁夏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一是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及东部省区差距不断扩大,排在全国倒数第七位。二是消费价格上涨拉低了收入水平。受综合因素影响,宁夏居民消费价格一直相对高位运行,肉、菜等食品价格节节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CPI同比上涨0.9%,实际增长0.4%。三是生活成本高涨严重挤压居民消费需求。2019年银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近4000元的差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71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只相差300元!四是生活成本增高而就业更加困难。据银川市2019年第三季度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就业虽稳,增速减缓。其中企业岗位总体稳定程度减弱。前三季度增幅基本是负值,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

为此,建议:一是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中央政策落实,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岗位,最大限度优化就业容量,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和支撑条件,努力让全区成为容得下“肉身”、留得住“灵魂”的善地。二是力治房地产依赖症,用力用心扩大和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用力改变居民医疗健康需求。三是对依托部门优势、资源优势、垄断行业地位优势得到的收入,采取措施调整和抑制。遏制垄断行业、垄断资本对人民群众收入的侵蚀,阻止资本裹挟政府部门获得最大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整治物业、停车场收费乱象。强力规范物业企业的服务行为,根治物业企业的权势行为,让社区安定有序。严格限制国有资本控制的停车场管理公司利用公共区域敛财的不正当蛮横行径,大力增加免费泊车位,让城市更宜居、有温度。

民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网络学习平台不应成为负担

近年来,自治区中小学校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了安全教育和禁毒教育的答题与竞赛等活动,目的在于普及安全和禁毒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对象是学生,但答题的却是家长,家长怨言颇多,学校也很无奈。有抽样调查显示,学生在平台学习的参与率从幼儿到中学阶段,依次为幼儿25%~30%,小学15%~20%,中学10%以内,很显然,学习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网络学习任务繁重,管理考核手段单一。年幼的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中学的孩子课业负担重,为了任务完成率多是家长代劳,学习流于形式。二是平台内容偏大求全,部分专业化程度过高,仅通过短时间理论学习,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理解,家长替学导致学生“置身学外”。老师也不能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造成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出现“两张皮”现象,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参与度,直接提供答案,偏离了教学方向。各校网络教学课程开展偏少,而且大多仅限于理论,缺乏亲身体验和社会实践。

为此建议:一是完善教学设计。将安全、禁毒、法律等平台学习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教学体系,在校授课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效果,克服和避免应付性学习。二是调整学习时间。科学设置平台的自学时间,将学生在网络平台的学习集中调整到寒暑假,让学生在自由时间段内高质量完成网络学习任务。三是精减学习内容。改变偏大求全的倾向,取消一些高难度专业性课程学习内容,设置为一般常见易懂的知识,便于掌握和运用。四是强化社会实践。学校要充分利用国际禁毒日等,开展现场演练教学,切实提高孩子的实践技能及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家校合作。搭建学校家长沟通联系机制,开展家校共育、家校共建活动,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平台学习监管,培养孩子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督促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不弄虚作假。教育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避免重数据报送、轻实际效果的现象,将网络学习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暴露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自治区全区疾控人员配置比例1.5人/万人,在全国排名靠后。二是硬件设施普遍滞后。检验检测设备、项目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自治区省、市、县级设备平均达标率分别为92.8%、60.7%、55.5%。三是信息化较为滞后。国家要求疾控机构信息化管理6项指标整体达标率不足67%。四是基层力量较为薄弱。基层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疾病预防控制需求。五是国家已出台的给予参加传染病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部分地区尚未落实。

为此建议:一是增加编制配置,强化队伍建设。按国家规定核定编制总量并足额配备,且专技人员所占编制不低于编制总额的85%。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医防融合,夯实基层队伍。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补齐疾控体系短板,切实解决各级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设备配置不达标、实验室用房不足等问题。提高疾控机构人员待遇水平,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让他们留得住、有“奔头”。三是完善信息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按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要求,未成立疾控中心的地区要抓紧设立。加强和规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建设,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让基层服务机构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加强疾控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投入统一研发建设,深度融合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服务数据,实现疾病动态监测预警处置、疫苗接种、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业务信息化应用,促进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四是打通政策堵点,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国家已出台的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补助政策。尽快研究出台加强自治区疾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推进健康宁夏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九三学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加快发展新基建 努力培育“新动能”

近年来,自治区已建成大型数据中心7个、在建3个,服务器安装规模达到30万台,初步形成以银川经开区、中卫西部云基地、银川高新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但依然存在规模小、基础弱、效益低、适配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强化政策指导,系统推进新基建顶层设计。出台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强化新基建能耗审批和监控。抓好5G基站基础建设,统筹推进基于5G网络的智慧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建设与应用推广,让新基建成为九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加强政府引导,精准谋划新基建项目投资。加快“智能”新项目储备,抓好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项目推进工作。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一网通办”功能,积极争取国家级新基建项目资金落户宁夏。利用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科技后补助资金等,进一步优化财政在新基建方面的投向和结构。设立新基建产业引导基金和担保基金,吸引资本参与新基建项目。三是突出企业主导,汇聚新基建发展合力。加大培养和引入新基建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坚持行业标准,适度放低、放宽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支持通过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等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项目混改、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新基建,为更多企业赋能增效。四是发挥市场导向,加快布局新基建平台产业。加快推进自治区数字技术产品供给资源库、大数据与软件服务平台、软件开源社区、适配中心、产业数字地图等公共平台建设。依托中卫云基地、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滨河新区智慧产业园、IBI育成中心,培育国家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产业基地。组织专家团队调研区内外市场需求,释放优势、夯实基础,把宁夏打造成为西部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地。

九三学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聚焦“瘦身”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政府推进改革的先手棋,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评估评价类行政审批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能源消耗、水土保持等方面。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部分评估评价类事项被企业诟病为“环节多、流程长、程序复杂”,出现了一些难点、堵点和盲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审批事项冗繁,部分呈“僵尸”状。梳理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公布的事项清单,11类常见的评估评价事项中,高频事项不到30%。二是“先上车后补票”,审批现形式化。评估评价类事项是一种事前审批。虽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未获审批不得开工建设”,但实际中“未批先建”时有发生,让评估评价沦为形式。三是困于现行模式,难达预期成效。评估评价类事项的特点之一是需要第三方机构参与。在现有模式下,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报告,在这种模式下很难体现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公正性原则。

为此,建议:一是优化分类,重点关注高频事项。根据审批事项的实际发生频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分类,向建设单位提供量身定制的评估评价类事项清单。将工程项目分门别类列出所需事项清单,向企业提供简洁、易懂、实用的指导性清单。二是简化流程,减到最少并到最优。对实际执行效果不好、不需行政干预的评估评价类事项,采取审批改备案、直接取消等方式,“减”到最少。对地域特征明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洪水影响评价等事项,由政府部门在规划阶段统一进行区域评估,取消单个建设项目履行评估评价审批的规定,“并”到最优。三是破立并举,提高评估监管实效。改变由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模式,企业只需向政府部门提交建设方案,由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向企业提出设计建设要求,企业按要求建设即可。在后续验收、监管中,若发现企业未按要求建设,执法部门可要求限期整改、恢复原状等,以更有效地“管”,促进更积极地“放”。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

做好“四篇文章” 推动自治区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建设

化工产业是自治区传统产业,已形成以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电石及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受工业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等因素影响,自治区化工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二是产品拓展局限性强。三是安全环保压力大。应以全产业链思维布局化工产业,全力推动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建设。

一是借势而进,做好“引”的文章。围绕现代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紧抓东部产业转移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机遇,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和“飞地企业”,营造最好环境,以最佳服务、最优条件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宁投资兴业,形成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二是顺势而为,做好“延”的文章。围绕核心企业、核心产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向下游精细高端化工链条延伸,向新材料、医药、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拓展,完善产业谱系,打通产业链条,延伸产业价值。落实大企业培育政策,强化项目、资金、人才等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保持化工行业增长势头。三是乘势而上,做好“融”的文章。发挥银川都市圈化工产业联盟政策、产业、科技等资源的聚合效应,构建合作机制,聚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问题,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方面形成行业合力,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优化上下游配套,促进联盟成员之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和互惠互利,实现区域协调、产业融合发展。四是造势而起,做好“创”的文章。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支持,优化政策激励,发挥国家级、自治区级和企业创新平台作用,联合攻关“卡脖子”难题,争取更多自主技术产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自主研发项目应最大限度给予补贴并留有足够容错空间。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和培养高技术人才,形成创新梯队,服务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实施“四大改造”行动,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发展绿色环保和循环化生产技术,做好“三废”综合利用,推进绿色生产。

2021-01-22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建言摘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28.html 1 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7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