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委员故事

洪世键:木偶的灵魂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王惠兵

◆洪世键:

第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先进个人”“文化创新提名奖”“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泉州市优秀人才”“泉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在闽南,想夸一个人有灵性,会说这个人很“活骨”。洪世键就是一个“活骨”的木偶剧演员:说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说话时,手还时不时地跟着律动。

采访的地点就约在洪世键工作的地方——泉州市木偶剧团。当天,洪世键一整天都在排练《水漫金山》,其实,这出戏他已经记不清看过多少次、练过多少次,哪怕闭着眼睛,手指都能演绎出每一条丝线的挑动。

洪世键说:“木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而演员就是木偶的灵魂。”他眼中最幸福的事就是——“跟着木偶慢慢变老,当自己老态龙钟时,木偶还能活泼地舞动着。”

■ 有梦想

1978年,洪世键被正式招入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提线木偶剧团。

从那一年起,那个爱好文艺,从小就在家乡戏棚下,痴痴地看提线木偶表演的小男孩,自己也能拨动丝线,让手中的木偶鲜活起来。

提线木偶戏,闽南人称它为“嘉礼戏”。从上空提线操控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上,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上绳一根,少则30多条线,多至50条,表演技术难度大。

日复一日,洪世键练得格外起劲。拿着提线木偶,就如入其境,或唱、或做、或念、或打,一人一偶,喜、怒、哀、乐,有棱有角,有形有色。学了不久,他就开始演小生,扮演许仙。

但好景不长。当时,一个晋江就有高甲、杂技、掌中木偶、提线木偶4个团。特别是提线木偶,泉州已有一个,组织上便决定解散晋江提线木偶剧团,保留晋江掌中木偶剧团。

“那时,给我们这些晋江提线木偶剧团的团员提供了不少出路,像供销社、水产局、商业局、粮站等‘紧俏’的部门也能进。”洪世键说,他忍不住一遍遍问自己,真的忍心放弃这小木偶吗?

思索了一天一夜,年轻的洪世键决定坚守自己的梦想,选择进入晋江掌中木偶剧团。但是,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剧种,洪世键很快发现自己与别人有差距。

“别人比我出色,我得比别人勤快。”洪世键这么告诉自己。于是,他一边学习,一边当演员,一边打杂。

“那时候,剧团需要常年到省外演出,平均两三天就有一个演出,所有的道具包括笨重的舞台铁架都得我们自己扛。”洪世键回忆道。

其中,布灯是剧团演出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一件苦差事。每回演出,舞台搭起来后,前后左右要布上几十盏灯,面光、侧光都要精细对位,得刚刚好照到演出的木偶。因此,常常夜深了,洪世键还在忙活。

在剧团里,洪世键当出纳、总务,还兼任团支部书记。年纪轻,“脚手捷利”(闽南语,意“手脚麻利”),“目头巧”(闽南语,意“脑袋聪明”),事情做得多,成长也特别快。一段时间下来,他练就了坚毅果敢的性格和做事高效的本领。

22岁那年,洪世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有老同志这样评价他:“没有什么是洪世键想做但做不到的。”而做得到,靠的就是比别人多的那一点“敢”与“拼”。

■ 敢打拼

“洪团长,我们获奖了,获奖了!”1999年的一天清晨,正在剧团里紧张制作剧目道具的洪世键,从同事的呼喊声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五里长虹》获得了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实现了中国南派布袋戏历史性的突破。

那一刻,洪世键独自走到走廊尽头,靠着墙角,流下热泪。剧团的演职人员找到他后,大家紧紧相拥,抱头痛哭,“洪团长,你真不容易!”

洪世键确实不容易。1997年,32岁的他临危受命,升任晋江市木偶剧团团长时,当时偌大的剧团只剩下5个人,演着“老掉牙”的传统剧目,舞台上挂着几条破旧的天幕,打着几盏微弱的灯光,坐在后排的观众甚至看不清舞台。木偶发霉了,后台也只剩一支笛子、一把二胡,琵琶已经拨不响。洪世键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心酸。

“剧团要崛起,必须排出高质量的剧目!”为了剧团的未来,从不求人的洪世键开始四处求人,找朋友、拉赞助,相继整理创作编排了《五里长虹》《清源仙女》《金星花·小萝卜头》等多个剧目。

洪世键的这一举动,得到全团的赞成和支持,老艺人对他说:“你尽管做你的事,我们支持你。”深受感动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

“找人才、找市场、树品牌、出效益……”洪世键思路清晰,敢想敢干。不到两年时间,他带领剧团走出了经济困境。

2000年秋,在第三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开幕式上,晋江市木偶剧团排演的《五里长虹》作为唯一的演出剧目被搬上了舞台,刮起一阵充满闽粹特色的文化“旋风”。

那场演出很成功,谢幕时,所有观众起立鼓掌。但面对如此火热的“大阵仗”,洪世键兴奋之余,找到了剧目导演庄长江,搂着他的肩膀说:“这出戏,我们还要再打磨锤炼,全力做成精品。”

正因为洪世键的较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看上了剧团,邀请剧团合作打造52集木偶电视连续剧《白玉堂》,给出的理由是:剧团有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木偶形象精美,表演艺术堪称一流。

这个“小插曲”让洪世键激动不已。他明白,在十年未能推出创作演出剧目的情况下,剧团一直都在“吃老本”,经费非常紧张,能拿下这个大项目,不仅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也是对全团演职人员的鼓舞。

2014年,洪世键调任泉州提线木偶剧团任职副团长的同时,还兼任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团长,从事两个木偶剧种的表演和管理。

700多出传统剧目,300多支曲牌唱腔,400多场精彩演出……如今,每年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已被这一串串数字所概括。折射而出的,是堪称火爆的演出场面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泉州提线木偶戏精湛的表演技艺已成为我国悬丝傀儡艺术优秀的珍稀范本,先后被联合国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2008年8月8日,泉州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还亮相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

去年,泉州市木偶剧团的神话剧《火焰山》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

■ 勇担当

2020年11月8日,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的上空,鼓乐喧天。

“俺是小沙弥,两个亲兄弟……”方寸之间,演员们将小沙弥打扮的木偶敲铎念经、风雨中赶路的慌急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动作间的大开大合均落于音乐唱腔节奏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台上,正在上演的是泉州市木偶剧团排演的《小沙弥下山》。台下,数百个孩子关注着台上木偶的一举一动,时而惊呼,时而大笑,老师们也纷纷鼓掌叫好,尽管数九寒冬中场地没有任何供暖设备,但依然是一片欢乐。

经典传承的星星之火也从这里燃起。洪世键深知非遗传承路的漫长,但他未曾有过一丝的犹豫和动摇,坚持带头把非遗进校园活动做在前头。

在洪世键看来,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大人们在舞台上演什么、唱什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0年,洪世键曾在晋江策划了“百场木偶进百校”活动,到校园里进行公益演出。

市场是传承的最好平台,没有市场何谈传承?2016年,洪世键修缮了泉州市木偶剧团的旧址——通政巷24号泉州嘉礼馆,并以每周4至6场、全年200多场的公益表演形式推出,既迎合了“旅游+”背景下市场的转型升级,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市场,又丰富和创新了非遗传承的形式。

“泉州嘉礼馆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洪世键说,节假日期间,馆内70多个座位,能在1分钟内坐满,没有座位的观众也几乎站满了馆内的所有空地,最高峰时一天接待了四五百人。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带着这样的思考,洪世键带领剧团在原有数十台剧目的基础上,创排了《卢俊义》《铁窗蝴蝶》、复排了《火焰山》等新戏,又录制了《争做文明泉州人》防疫微视频,在全国京沪高铁、沪深高铁等14条高铁路线和客车路线上循环播放,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香港等23个省份及地区,每月受众量达到4700多万人。

“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新剧目,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洪世键说,虽已接近年关,但演出计划已经排到了大年三十。

“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为之倾倒,走向世界的融合创新又赋予传统技艺以新的生命。”这是洪世键看来对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

言语间,洪世键满脸笑意,流露出对提线木偶艺术由衷的喜爱。他说:“在更迭的时光中,有许多传承了上百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项目中来,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展现给世人。”

■ 谋发展

这么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洪世键带领剧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是想让这些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从泉州到福建,从福建到全国,从全国到全世界,洪世键边表演边调研,2018年成为第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后,他更是以海量的文字数据为样本,形成了多件提案。

洪世键说,政协委员的身份让他心中多了一份使命感,心更是一下子通透敞亮起来。同时,让作为艺术工作者的他,对文化传承、市场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判断。

近年来,洪世键十分关注艺术人才培养、民间职业剧团生存以及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

围绕福建存在的艺术创作水平缺少高峰、专业创作人才缺乏等问题,洪世键提出了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或选送培训、组织艺术家“走出去”等建议,得到了省里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针对民间职业剧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提出了搭建优质平台、举办民间职业剧团展演等建议,以助推营造良性健康的艺术行业生态环境。

对于红色文化教育,洪世键在调研中发现,有些青少年对国家、人民、英雄、烈士等概念认识模糊、肤浅。“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通过开展讲座、课程、辅导等工作,利用校园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洪世键说道。

如今,在文化全球化、传统艺术国际化的视野下,木偶戏又该如何振兴?

洪世键开创性地在香港策划设立了“木偶艺术传播交流中心”,被列入全国十项“对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之一。

2018年,洪世键承办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全国提线木偶戏培训班”,无私向全国同行传授技艺。同年,他又承办国家艺术基金“提线木偶数字化海外传播推广”项目,不断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自己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感染外国友人讲好中国故事。”一次次的闯出去,让洪世键在中外木偶艺术交流的道路上,再也停不下来。

木偶的欢乐,从自己到达他人,从中国走向世界,洪世键还是那个挑动着丝线的大男孩。

2021-01-19 王惠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3.html 1 洪世键:木偶的灵魂 52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