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B版:要闻

在“农”字上做出特色与成效

——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首场媒体见面会上的现场声音

本报记者 包松娅

1月13日,由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首场媒体见面会在全国政协机关举行。本次见面会的主题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副主任陈晓华,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李成贵、王静,分别为大家介绍了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并就媒体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与答问,充分展示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以及农委委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创新实践、履职担当。

罗志军:努力在“农”字上做出特色与成效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探索创新,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一年开好局、二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应有作用。

据罗志军介绍,在过去的2020年,专委会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协”履职新模式。针对疫情防控的影响,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做到建言永在线,尽责不断线。同时认真组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协商议政,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调研,注重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在“农”字上做出特色、做出成效。

“此外,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党组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全国政协党组的部署,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做好专委会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罗志军将这些具体举措概括为“学习”“引领”“建设”三个关键词,充分发挥了分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更好担负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罗志军表示,专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三农”领域重点任务,主动作为、积极履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贡献农委的智慧和力量。

陈晓华: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挥专业优势建言资政

脱贫攻坚是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国政协的一项重点工作。这些年,全国政协采取多种形式和举措来持续推进,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作为面向“三农”领域的专门委员会,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让陈晓华印象深刻的是,专委会组建后连续三年组织委员们进行脱贫攻坚的专题调研,也连续三年承办全国政协有关脱贫攻坚的议政活动。“2018年,专委会刚成立,5月就组织委员们到青海、到宁夏,就‘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白天走村串户,晚上碰头汇总,调研组就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以及精准扶贫和风险防范等问题,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成果。”陈晓华说,去年全国两会刚结束不久,全国政协副主席杨传堂、辜胜阻即带队到四川和广西,就“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问题,深入边远山区开展专题调研,为开好全国政协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做准备,调研同样提出许多针对性强,操作性也强的意见建议。

从委员的角度,如何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陈晓华也有自己的体会。他认为,最重要的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首先是尽可能提出有质量的提案。现在新产业、新业态既是脱贫的一个重要渠道和举措,又是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但用地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我结合过去参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些实践,围绕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的问题,就细化农业设施用地,盘活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用好集体建设用地,提出提案。”陈晓华说,这个提案得到自然资源部的高度重视,专门和委员本人进行了沟通和协商,很快就几个重要的问题形成共识,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同时又合理安排好新主体的农业用地问题,也是发挥委员专业优势建言资政的具体体现。

李成贵: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如果是在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协商议政的高频词中有一个是“脱贫攻坚”,那另一个一定是“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的任务。专委会成立以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任务,组织委员进行了大量调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商议政,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切身利益鼓呼。

作为参与者之一,李成贵连续三年参加了专委会组织的相关协商议政活动。“其中2019年,在全国政协网络议政平台开展的“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专题调研和建言,政协34个界别的400多位委员积极参与,通过委员履职平台积极发言,发言字数有8万字之多,我也在平台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的材料、信息报送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而且推动了工作的落实,推动了国务院办公厅、相关部委制定出台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7个政策法规性文件及工程技术标准。”在李成贵看来,这就是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成功案例。

不仅如此,据李成贵介绍,2020年农委组织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专题调研,提出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主攻方向,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机制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配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赴湖南、山东开展农村教育事业要优先发展的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的补充机制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对报告中有关情况给予了专门的答复;还有两次关于农村文化的专题调研,提出了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深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机制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回顾这些活动都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都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福祉和获得感。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这也正是农委的重要价值所在。”李成贵说。

王静:将委员的责任担当体现到履职的点点滴滴

“作为政协委员,既要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出发,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反映民生民意和民情;更要强化委员的责任担当,当好政协制度的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王静委员对委员的“责任担当”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王静看来,委员的责任担当无处不在。2019年,全国政协开创的“委员讲堂”迄今通过全国政协官网、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新华网等已经播出了29期,反响非常好。作为其中第四讲的主讲嘉宾,王静带来的主题是《舌尖上的安全》。“‘委员讲堂’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的一项创新之举,通过这个栏目可以回应广大群众对重大问题的关切,也可以架起政协委员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桥梁。”王静回忆道,节目播出后,一位观众跟她联系,说“全国政协创设的‘委员讲堂’非常好,《舌尖上的安全》不仅展现了农业科技人员潜心科研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关心人民期待这样的责任意识,为我们委员点赞”。也有观众说“报告切中要害,直面现实,不仅需要的是学术造诣深,专业水平高,更需要较高的胆识和魄力,这个头带得好”。

“委员讲堂”这个节目的播出,实际上为澄清模糊认识,正本清源,正确引导舆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更体现了委员讲好中国故事,发好政协声音的责任担当。

“我还写过一个4000字的读书笔记,并被作为重点报告报送给有关领导,得到重要批示,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谈及这段履职经历,王静认为,委员责任担当的体现离不开履职平台,正是农委牵头组织的很多主题议政活动,为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履职尽责搭建了桥梁,提供了保障。

2021-01-14 包松娅 ——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首场媒体见面会上的现场声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74.html 1 在“农”字上做出特色与成效 27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