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瑶 本报记者 江迪
一场疫情,让“苏大强”一战成名。复盘抗疫工作,农工党江苏省委会清醒地看到成绩和不足。在建言“十四五”规划时,如何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和广大农工党党员高度关注的话题。
2020年12月9日,中共江苏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意见。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会主委周健民就编制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周健民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应高位谋划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防控救治中的主体责任,完善重大突发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方案和启动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其实,早在2019年农工党省委会就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加快改革和完善我省疾控体系建设的建议》,该建议通过信息直通车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得到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批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江苏25名农工党党员援鄂、援外,更多党员守护本地,就近参与防控和救治。
在疫情中,农工党党员们感到参政议政工作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重,纷纷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出主意、提建议。在疫情最严峻的2月中旬,农工党省委会向全省党员发出了关于开展“我为抗疫献一策”活动的倡议,得到全省党员积极响应,共报送了800余份有关新冠疫情防控的社情民意信息。
疫情期间,农工党党员们提出了提高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能力、深度推进城市公共卫生体系转型升级、发挥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作用、改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建议。
农工党党员们就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综合施策,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力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补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短板,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重视中医药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相融合、提高全民公共卫生安全素养等有价值的建议意见。
“2017年至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总数由1174.9万增加到了1230万,同比增加4.7%,但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总数则由96.9万人减少到90.7万人,同比减少6.4%。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减员现象严重,难以满足农村基层公共卫生的需求。”农工党党员、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唐余俊指出,当前中国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高疾病防治能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身服务体系。
农工党党员、仪征市卫健委中医科副科长周先平指出,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具有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在几千年传承的历史中有过疫情治疗和防控的成功经验。“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中医药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作用,科学理解和运用中医药在守护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将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融入国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去。”
2020年8月,在江苏省政协十二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农工党界别余伯阳、郑丽敏、吴建坤、沙勇等委员就江苏“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建议:应以改革推进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预警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等。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吴建坤坦言,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做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好参谋、好帮手是他们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