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犇向新征程·关注

2021年共青团中央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

——“促进新职业青年的成长发展”主题活动发言摘要

编者按

日前,2021年“共青团中央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主题为促进新职业青年的成长发展,全国人大常委、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汪鸿雁,全国政协常委、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徐晓出席。

活动在北京设立主会场,在山东、广西、重庆设立分会场,参加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新职业青年代表以及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代表,围绕主题深入研讨、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清晰擘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帮助新职业青年更好成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新职业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他们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尽快解决社会保障方面的参保难、转接难问题;完善新职业在国家职业认定与分类系统中的界定,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优化发展环境;选树优秀典型,加强宣传引导,传递各类新职业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奉献社会的青春正能量,增进公众的理解和认同。

现刊载发言内容摘编,以飨读者。

北京主会场

王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新职业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新行业的晴雨表。从当前来看,无论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端,还是在需求侧管理一端,新职业青年的成长发展对未来五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的新职业青年需求不同,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针对他们的共性问题谈三点建议:一是要形成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提升职业培训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建议共青团组织针对不同类型的新职业青年,细分领域开展工作,每年可以提出一些重点方向,借助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力量,相对聚焦地去推动解决问题。

王义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党委书记)

新职业青年需要高度关注。谈两点建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提升对新职业青年的关注度,把关心和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上升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来看待;二是新职业青年的权益保护、职业能力提升、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都需要落地、落实、落细。建议各级共青团、青联组织能够更好地为他们代言发声,帮助优化成长环境、解决后顾之忧。

王学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建议把促进新职业青年的成长发展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推进。从国家层面来讲,新职业的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从平台企业来讲,要避免恶性的行业竞争,优化新职业青年从业环境。有关调查显示,新职业青年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过劳”问题要高度关注,应防范新职业青年的劳动权益问题引发社会风险。

李迎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我本人是一名法官,主要从法律层面提三点建议:一是新职业要发展好,需要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三是要完善监管体制,从而保障新职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最终引导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竞争和社会服务关系。

张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炫世唐门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概有1750多万网络作家,专职从事网络写作的也有近百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我从事这个行业多年,基于自己的了解,网络作家非常期盼有更多政策上的保障和法律法规上的保护,尤其是在自身权益保障方面,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既需要国家层面补齐短板,也需要教育引导从业人员主动跟进这些社会保障措施。新职业青年普遍对不断变化的政策不太了解,希望国家进行有效的统筹管理,在规范化的进程中让新行业、新职业青年发展得更好。

肖新光(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职业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建议:一是在新职业的培育上,应坚持生产力和实业化导向。对新兴的行业要坚持良治的原则,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对应不同职业、岗位所需有所侧重。有的岗位需要匹配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有的需要职业教育供给相应的专业技能,而有的不具有通用技能的职业属性,因此要因材施教。

程静(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关村智造大街总经理)

在我平时的工作中,接触很多科技领域的新职业青年。我认为新职业和新职业青年人才的培育引导、行业标准、晋升体系等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此外,如何确定各个细分行业的人才标准也很重要。为此,我建议在新兴科技领域,要推动新职业青年就业的职业化、专业化。

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此次专题调研发现,从人员结构来看,新职业青年以80后、90后为主。从就业特征来看,就近就业显著,新职业青年在本省内就业比例超过80%,超七成就业身份为雇员,网络文学写手、电子竞技员和网络主播等有明显的自由职业特征。新职业青年工作的主要动机为兴趣爱好、就业门槛低和实现自我锻炼。调查也反映出新职业青年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一是在工作压力与风险方面,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主观评估失业可能性高于在职青年。利益诉求集中在福利保障、劳动权益和技能培训。二是在生活与家庭方面,过半数的个人或者家庭有负债,负债率和负债金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压力主要来自收入、住房和子女教育。三是在社会认同与社会态度方面,总体对未来社会流动和职业前景持积极态度,但近半数对工作所在地缺乏归属感,也说明他们在职业认同和社会融入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山东分会场

王振华(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结合个人的职业经历,我的感受是,新职业青年要坚持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我会持续关注新职业青年的发展,将大家的呼声通过代表建议等方式带到两会上,为新职业青年的成长发展鼓与呼。

张法水(山东省政协委员,民建山东省委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

新行业、新职业日益成为青年就业的重要渠道,应该高度关注新职业青年的发展问题。新职业青年相对于传统从业领域,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比较新,大多是体制外的,社会支持网络也相对弱。建议拓宽新职业青年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途径,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从法律角度对新职业青年的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高睿(青岛古麦嘉禾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互联网给短视频行业带来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短视频不仅具有媒介属性,同时还是一个连接器,它能够连接用户,连接场景。对于像我们这种内容生产机构来说,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优质短视频内容制作能力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内容制作能力优先这个原则,应该完善短视频行业规范化运营机制,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输送更多的优质专业性人才,吸引更多新职业青年加入到互联网短视频行业中来。

赵堃(全国青联委员、网络作家)

由于新职业青年的分布聚集方式、工作范畴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其中很多灵活就业青年没有明确的“雇佣”劳动关系,部分新职业青年主动参保意识不强,建议出台针对新职业从业者的劳动保障政策。同时,面对新职业青年从业领域的多元化趋势,需要结合不同类型职业的划分,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广西分会场

黄超(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林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法务部部长)

不同新职业之间在专业技能、职业风险、劳动强度和人员流动、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积极推进行业规范和行业制度建设,完善技能类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让新职业有规范、新职业青年有归属。开展技能培训,建立新职业青年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增强新职业青年的职业适应和自我认同。

黄晓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西区委会副主委、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新职业从业人员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就业群体,但他们的发展存在一些隐忧。比如,法律政策保障不完善,行业组织发育不足,职业标准不清晰等,迫切需要加大解决力度。建议:一是筑好巢,引导新职业青年有理想、有情怀。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培训、国情社情宣讲,帮助他们提高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鼓励引导新职业青年有序参与社会事务,突出个人实践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统一。二是引好路,让新职业青年有担当、有作为。进一步完善新职业在整个国家职业认定与分类系统上的界定,重视新职业青年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新职业青年就业能力。三是垫好底,让新职业青年懂感恩、有奉献。要注重保障新职业青年的劳动权益,加强企业用工的引导与监督,及时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

梁春(广西桂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我从事农业10年了,深刻体会到我国农业已经由过去粗放管理、无序生产转向精细种植、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农业不好做,青年从事农业这条路不好走。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风险高、青年农民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危机的能力弱,以及青年农民对专业培训需求大等问题,提三方面建议:一是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二是要从贴息贷款、专属保险等方面加大支持;三是加强青年农民务实管用的专业培训。农村农业大有可为,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青年加入进来,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甘露雯(广西桂林临江仙汉服体验馆创始人、汉服造型师)

结合我自身的从业体会提三点建议:首先,拓宽新职业青年建言献策的渠道。新职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这个群体中不少人学历较高、视野开阔又比较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要让他们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和使命感,让更多人看到新职业青年的风采;其次,政府、行业组织、院校和互联网平台共同努力,加大对新职业从业者的培训力度;第三,进一步促进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挖掘更多适合青年从业的岗位。

重庆分会场

张杰(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三公司工务维护部副经理)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今后还会有更多行业和领域不断地产生出新职业青年群体,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也会有新的要求。针对新职业青年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我提三点建议:一是促进新职业青年就业和职业发展;二是促进新职业青年诉求表达与权益保障;三是促进新职业青年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

朱海燕(重庆市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助理)

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职业从业者数量大幅提升,并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力量。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新职业劳动力,从传统职业迅速转型,将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就培养新职业劳动能力而言,目前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专业设置受限、师资滞后、招生方式不够灵活、网络互动教育的技术和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国家赋予高校自主设置专业更大的空间,高校师资聘用模式和标准可以更多元化,鼓励高校加强内涵式发展,鼓励高校革新招生方式等。同时,建议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开发和建设实时网络互动教程。

谭贝(重庆艺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经理、重庆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副会长、重庆网约车司机帮扶基金主任)

我从事网约车工作有6年了。当前,网约车司机面临社保缴纳渠道不畅、缺乏系统培训、平台服务和线下运营公司之间法律责任界定不清晰,运营合规化存在障碍等问题,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行业监管改革,限制平台对网约车司机的“霸王条款”,完善行业反垄断法规;二是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平台企业相应法律责任;三是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的关心和宣传,让他们得到更多参与评选表彰、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的机会。

陈玮(重庆誉存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人才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但目前市场需求和高校供给之间存在鸿沟,人才队伍的质量、水平和规模制约了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补齐人才短板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与高校联合,面向年轻一代进行跨界和融合教育,创办非营利性的百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新兴紧急人才培育基地。但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性,需要更多力量的投入。建议:一是在新技术领域加强行业领军人才的引领,完善机制,打造高层次海归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人才的优势,通过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去带动和促进其他新职业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对本地化实用性新职业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大大众化的新职业普及教育。

万文(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我从事社会工作已经10年了。当前,从事社会服务的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青年,重庆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目前约2万余家,资产总值100亿元,就业岗位22万个。但社工也面临着职业社会知晓率低、职业晋升空间小、职业认同度低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快建立社工的就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认同度;二是建立全面的培育培训体系,推动学校专业理论教育与机构的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三是建立畅通的人才评价制度,为社工提供人才晋升的途径和平台,拓展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

2021-03-05 ——“促进新职业青年的成长发展”主题活动发言摘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479.html 1 2021年共青团中央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 2,479 /enpproperty-->